巴伐利亞的105mm火炮決定走遠端大重量的思路,而150mm重榴彈炮同樣決定走這條路,畢竟生產更不容易的重炮更需要部署在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而秉承這個原則,為了讓火炮擁有更遠的射程,歷史上德國人的sfh13系列重榴彈炮也被王子扔到了歷史的垃圾堆中,沒辦法,這東西效能差一些。
sfh13這款火炮重量很輕,只有2250kg,和法國人的m1913型105mm榴彈炮一個等級,但是這貨在壓制上絕對比不上後者,原因很簡單,射程太近了!這款火炮只有8600米的射程!空有威力巨大的42kg炮彈卻夠不著對手,這是多麼臥槽的事情啊!
而最終王子選擇的是法國人的m1917型155mm火炮作為原型,這款火炮逆天的不僅僅在於3300kg超輕的重量,更在於它以僅僅15倍的身管長度就獲得了米的射程!要知道,德國人的sfh13的火炮身管長度可是17l啊。所以繼續秉承法國嗑藥,再加上德國長身管。王子對師屬150mm火炮的重量定位直接放寬到4000kg左右,也就是說,只要能在這個重量以下,射程越遠越好!當然,為了獲得一個較好的射界,炮架要換成雙腳炮架。
那麼最終,德軍一個師的身管火炮數量定額是這樣確定的,一個師14個炮兵連數量不變,中口徑速射炮4個連,150mm大口徑榴彈炮3到4個連。剩下的都是105mm輕型榴彈炮。其中150mm大口徑榴彈炮一個連的數量在4到6門之間,其它火炮都是6炮連。
而如果算上各種迫擊炮的的話,巴伐利亞的的團、營都有自己配屬的迫擊炮,連級迫擊炮是60mm輕型迫擊炮。炮彈重量再2kg左右,射程在1200米上下。營一級擁有82mm迫擊炮,榴彈重量在5kg左右,有效射程是km。從營級迫擊炮開始,已經開始在迫擊炮炮管中刻上膛線了。而團一級迫擊炮則是120mm迫擊炮,雖然射程提高的不多,最多也就4.5km,但是彈重增加到15kg左右。而且因為膛線的關係,精度有了很高的提升。
王子一直在想有沒有必要弄一款160mm迫擊炮,就比如說類似蘇聯的mt13型重迫擊炮,這種迫擊炮威力確實很大,比如說蘇聯2戰的mt13迫擊炮可以將重達40.8kg的重型高爆彈打出去5100米。但是這款武器的重量同樣不小,戰鬥全重1170kg!已經和一款小型火炮差不多了,射程還近,最關鍵的是,這種重型迫擊炮已經失去了輕型迫擊炮最大的優勢——高射速。
一般120mm以下的迫擊炮你直接從炮口裝填就可以了,然後依靠火炮自身的重量激發撞針然後發射。但是160mm迫擊炮不行,這東西炮長3.3米。就算是斜著放,也有一人多高,想想看,你一個人把一發40.8kg的炮彈舉到這個高度,然後放入炮膛之中,先不說這過程多危險,多費勁,40多kg的炮彈直接頂撞針上,真確定這火炮不會出問題?畢竟炮彈重量比120mm炮重了將近3倍啊!
所以歷史上俄國人是這樣使用這門火炮的,每打完一發炮彈之後,需要把火炮從40度到80度的角度上放平,然後從炮尾狀態......。這樣一來,反而比身管火炮更麻煩,畢竟迫擊炮搖平要浪費時間,同時迫擊炮使用時藥包,根據不同的射程來調整藥包數量,和輕型火炮的整裝彈或者單獨一個藥筒完全不一樣啊。所以,這款火炮射速很低,一分鐘3發......。
精度不行,射程不行,到最後連射速都不行,這就很雞肋了,當然,最大的優勢是便宜,重量相對較輕,用於防禦作戰,或者堆火力密度還是不錯的。所以,王子很糾結啊,只能把這事先交給利奧波德親王等人考慮了,畢竟人家在一線的經驗確實豐富啊。人家的軍齡都比自己年齡大了!
基本的火力部署都已經敲定了,結果這個時候,施密特子爵又來了,他居然對王子提出了這樣一個意見:“最近在鐵堡的實驗中發現75mml24火炮的威力有些不夠用,希望能換裝更大口徑的火炮。”
“what?你居然說75mml24火炮威力不夠?想什麼呢?論高爆彈威力這東西和1戰是法國人的聖蒙沙坦克一個級別,論穿透力,除了聖蒙沙的75mml36速射炮和英國人的57mm海軍炮之外,誰比它強?你跟我說火力不夠?2戰開始時的4號坦克,3號坦克類目了,小鬍子表示哥2戰開始都用這個級別的火炮,你跟說我說一戰時75mml24火炮的威力不夠了?想什麼呢?”王子心中瘋狂的吐槽道。(當然,因為技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