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如果非要說不夠用的話,就只有一種可能了,德國要打仗!打一場大戰!魯普雷希特被自己的推斷嚇了一跳!“看來歷史被我改變的太多了!”****殿下一瞬間徹底想明白了。他至少知道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總算收到了一定的成果!
德皇現在害怕了!從某個時候開始,他不再是那個在為部隊送行的時候大言不慚的說:“你們將在秋季的時候回到家鄉”的那個狂妄者了,他不再寄希望於透過速戰速決來結束這場戰爭了!他開始將其看成一場足以顛覆德意志帝國的危機,他開始認真的考慮戰爭長期化以及怎麼打的問題了。
也許有人問不就是時間提前2年嗎?能提前兩年就不容易了,因為現在的德皇已經意識到,如果超過了某個限度,時間是站在協約國一邊的。隨著英國和法國的和解,兩國的國防戰略將針對同盟國進行調整。而俄國政府需要時間從日俄戰爭的失敗中恢復元氣。
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國的勢力會越來越強,而德奧的實力變化卻很小,德國的經濟能力決定了他的武力上限,而奧匈帝國嗎?好吧,他們的政治體制就決定了他們的備戰也是馬馬虎虎,如果說開戰前軍費增長、軍隊增長、和裝備換裝誰最慢的話,奧匈首屈一指......。不要看不起俄國,俄國在1913年的海軍軍費居然接近德國!攤上這樣一個不給力的盟友和一個反骨仔,德國也夠點背了。
當然,在開始的時候德國力量的提升速度還是要比同盟國快一些,俄國就不要說了,打完仗之後,解決內部的各種矛盾和麻煩事就購讓俄國政府前幾年沒作為了。法國人不用說,從普法戰爭後一直準備復仇戰爭。而英國人嗎?現在布林戰爭還沒結束,他們需要解決了南非的問題才能管歐洲,至於你說為何現在德國不動手,因為德國自己都沒準備好,歷史上1910年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的時候,德國都沒敢動手,更別說現在了......。
但是,德皇知道,一定要在俄國步入正軌之前,或者說步入正軌前期就發動戰爭,一定要在己方實力大增,雙方勢力相對差距最大的時候動手,而目前來看,德皇的意思就是1912年,在未來不到8年的時間裡,德國海陸軍要做好所有的準備,然後在對方尚未完成戰備的時候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呵呵,總算主動了一些。”想明白這個問題之後,****無奈的想想,看來,歷史的慣性是巨大的,穿越到這個時代,終究逃不過這一戰,一戰結束後,是化鯉為龍還是被打落凡塵就在這最後這幾年了。不過好在,現在德國的戰備程序幾乎是按照王子設定的路線再走,而且王子不得不承認,威廉二世設定的時間表很適合巴伐利亞王國。
俄國人為了打日俄戰爭,從巴伐利亞購買了大量的軍火,並且訂購了戰艦,這些訂貨極大的刺激了巴伐利亞的軍工和所屬的造船業。但是隨著日本戰爭的結束,這種外來刺激會消失,俄國人不會再從已經算是潛在敵人的德國購買大量的裝備了,德國也不會隨便賣啊,而已經開始擴張的軍工生產和帶動的下有產業可不會因此而止步。
所以為了保持現在的產能和活力,就必須有人接盤,而這個接盤者只能是政府!而政府買來這些新式的火炮和機槍都是要用的,否則放倉庫裡幹嘛?用不了多長時間又落後了,在****殿下看來,因為德國的擴軍備戰,直接給已經逐漸熄火的巴伐利亞軍工業加了一把火,讓整個軍工體系持續保持高效的運轉狀態。從而讓德國在進入戰爭時,保持最好的狀態。
德皇有這個意思是好的,但是距離戰爭的要求還相差甚遠。按照****殿下的估計,這場戰爭,怎麼著也要打上3年以上吧?東線用1年半的世界來抹平,半年時間來解決奧匈帝國的問題......。(好吧,****殿下已經惦記上奧匈帝國的遺產了。)然後再用一年多的時間來逼平英法,時間再長了也就真不好說了,畢竟美國人的態度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改變。
為了應對這場曠日持久的國戰,德國還需要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國家儲備體系,還要利用這段時間把和土耳其的通道鞏固一下,還要幫助土耳其發展農業,來實現同盟國內部的食品自足,後者的要求甚至比前者高。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奧匈帝國在戰時能保證自給自足已經是燒高香了,德國是肯定保證不了,不管是豐年還是差年。
真正有潛力的還是土耳其,土耳其現在至少還有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以及後世的敘利亞、黎巴嫩等地,尤其是前者,能產糧的地方還不少,關鍵是土耳其一共才3000萬人,不過是德國的一半,他們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