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托馬斯的4艘女王在整個公海艦隊面前成功轉進?要是排頭的4艘國王能裝備8門14寸級別火炮的話,女王說不定真能留下兩艘!所以12寸炮的遺毒是必須清除的,上儘可能大的火炮才是政治正確!火炮口徑第一,數量第二才是bb時代的王道!(當然,前提是火炮數量能滿足火控需要。)聲望、反擊之流的6門火炮佈局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同時千萬不要低估英國超無畏的裝甲防護,有一種說法是英國超無畏的裝甲是皮帶甲,最厚只有窄窄的一條,但實際上,英國人超無畏的裝甲帶高度不比德國人低的太多,下部延伸比德國戰艦差點,水上部分差不多最厚的地方也不算太矮,整個主裝甲帶厚度大約高一層半甲板。就當3米5吧。
而且歷史上,英國人在日德蘭海戰之後還是吸取了經驗教訓的,除了改了要命的防火之外,英國人還增加了穹甲的防護,如果王子沒記錯的話,穹甲側面增加了2寸,水平增加了1寸,12寸炮彈即使從6寸上部裝甲穿入恐怕也無法擊穿核心艙!
而歷史上英國人裝備重炮的超無畏有12艘之多!是1戰中前期當之無愧的主力!更別說後來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和復仇級戰列艦了,雖然英國人的炮彈爛,但是後期想要打穿對方的防禦,靠12寸炮是絕對不夠的!
所以,綜上所述,王子最終決定採用12門12寸炮的方案,完全是為了以後升級做準備,這個升級可能可能在站前完成,也可能在開戰後不久完成,反正一定會做的!
而且即使撇開這一點不談,從內部設計上,有後世經驗的魯普雷希特王子殿下搞出來的方案也比克虜伯的方案強很多!
首先從水下防護方面雙方的差距就是巨大的,德國人採用的還是萬年的空倉—液倉佈局。這樣的佈局並不好,尤其是面對水下彈的時候問題很大,如果炮彈打穿空倉之後,在液倉爆炸,那麼這完全就是一顆裝藥量較小的魚雷!劇烈的壓力會直接撕碎戰艦水下最後一道防護,從而導致核心艙進水。
而且為了彌補彈藥庫處因為船體寬度問題導致的tds縱深偏小的問題,王子還專門加強了彈藥庫的水下防護,側面水下部分的防護厚度是60mm高彈性鋼,而底部為三層船底。
至於垂直防護傾斜12度的裝甲比垂直不知道高哪去了,雖然不一定能扛住裝了綠帽子的15寸炮彈,但是在12千米以外擋住所有1戰英國主力艦炮的攻擊還是沒問題的!裝甲帶高度也有優勢。而水平防護更是超越時代的傑作!90mm主水平裝甲就問你怕不怕!這個厚度說用到2戰那是吹牛,但是在20年代也絕對不弱了!
而在船型和動力方面,巴伐利亞的方案也是進行過深思熟慮的,這級戰艦極大的最佳化了船型,船型更加修長,更利於高速。並且調整了戰艦的螺旋槳軸之間的空間大小,避免相互干擾,同時放棄了德國戰列艦3軸的佈局,(後者會降低尾部的強度。)採用4軸佈局。所以雖然動力上比威廉皇家造船廠的要差一些,但是航速上反而有一點優勢。
總體來說,王子認為自己的戰艦是超過威廉皇家造船廠一個時代的傑作!除了造價會比較高昂,目測在220萬英鎊左右之外,這簡直就是一艘完美的初代無畏艦啊(這是1900年的報價,如果換成歷史上國王開工時的報價的話,可能會高一些。)而同時期威廉皇家造船廠的報價大約為210萬英鎊。對方有一定優勢啊!
戰列艦方案大家是這樣,戰列巡洋艦方案區別也類似(歷史上德國人開始是稱呼起為大型巡洋艦,文中這兩個稱謂指的是同一種戰艦)威廉皇家造船廠採用的計劃是幾乎維持了原有的設計,不過是削弱了裝甲,增加了動力,火力上據說依然採用5炮塔布局,只不過火炮換成新式11寸炮,這讓王子感到相當不爽!對於這個計劃,他幾乎是無法接受的。
“如果戰列巡洋艦方案採用11寸炮的話,那麼正好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沒有見到詳細的資料,王子不好做決定,但是下意識的,他認為這是一個打破現在僵局的機會!
而巴伐利亞是這樣做的。去掉後面的3號炮塔,拉長動力艙,再修一下船體就成了巴伐利亞方面的戰巡計劃,不過船體總長度達到了195米。額定最大輸出功率5.4萬馬力。(注意這是額定,並不是實際,一戰中戰列巡洋艦的“超頻”還是很猛的)估測實際最大輸出有7萬馬力左右,航速到26節以上問題不大。
而在造價方面,雙方的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的造價相差不多,這還沒有像歷史上那要到了後期,雙方bc都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