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貴國是如何解決對空防禦問題的呢?”蘇雄問道。
“魯普雷希特王儲曾經說過,進攻是最好的防禦,在對方把我們打爛之前,我們會首先打爛他們!我們會集中每艘航空母艦全部的艦載機展開攻擊,不留後手,一波打死他們!至於防禦?我們更傾向於分散航空母艦分隊,這樣的話,我們總有航空母艦可以在日本人的攻擊下活下來。”米切爾說道。
“不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中嗎?”蘇雄說道。對於美國人的作戰方式,蘇雄其實是不太贊同的,並不是說他認為美國人這種註定要在對戰中損失一部分航空母艦的做法不合理,實際上,戰爭就是一種交換,想要自己這邊一點都不損失,把對方打敗那是不太可能的。縱然是德國公海艦隊的強大,以魯普雷希特王儲的雄才大略,在最終的挪威海海戰中,面對已經被多次削弱的英國大艦隊,王儲依然選擇讓希佩爾做誘餌。所以,合理的損失是可以允許的。
最關鍵的是,如果分散航空母艦的話,那麼這個具體操作怎麼辦?蘇雄坐過海軍艦載機,他對於空軍在晴朗天氣下擁有何等的視野是非常清楚的,當你處於海平面上的時候,兩支艦隊相聚20千米可能就無法發現對方。但是如果在空中的話,這點距離根本不算什麼,對於艦載機來說也許就是十分鐘的路程。這種程度的分散也許在實際作戰中根本不會有作用。
然而對於己方來說,如果艦隊分散的話,那麼如何協調不同航空母艦的進攻波次?打仗最忌諱的就是添油戰術,本來可以一波打出去的攻擊,變成了好幾個小波次,這會拉長攻擊時間,降低攻擊強度,進而讓自己的攻擊變的虛弱無力。
其實德國人現在的航空母艦戰術也是抱著集中力量一波打垮對手,只不過德國人做的更純粹!如果以現在德國公海艦隊的航空母艦來說的話,要是真的遇上了旗鼓相當的對手,德國人的做法就是集中4到5艘航空母艦,大家都在一起,然後一波打出近一半的機群。而在對方攻擊波來臨之前,放出第二波飛機。隨後開始全力防禦,能防多少算多少......。演習中,這樣的戰法其實效率是比較高的,但是在實戰中如何,這個沒人清楚啊......。
雙方進行了一輪交流之後,美國人算是比較欣慰的,首先,他們可以確定德國人說的大部分還是實話。美國海軍在詢問的時候一些點是有陷阱的,而德國人都成功避開了。所以從理性分析角度來看,德國人對盟友還是夠意思的。其次,美國人發現對於航空母艦的運用,德國人同樣沒有一個真正成熟的體系,和雙方戰列艦分隊戰力上的差距相比,美國人感覺他們在航空母艦的運用上差距並不大,總之,經過一番試探之後,德國人清除了美國人目前實施的戰術,而美國人也知道了之前德國人試驗過的戰術。蘇雄很顯然只說了一半,並沒有提到這個戰術的問題和可能的補救方式,而美國人則把現在的戰術幾乎全盤交待了。
於是,在結束了對航母戰術的泛泛而談之後,米切爾開始和蘇雄討論這次戰役實施的具體細節。
“我的想法很簡單,負載日常航空偵察的飛機由我們的戰艦以及水上飛機母艦提供。而星座號航空母艦則全力負載進攻。如果我們遇上是一艘日本戰艦的話,那麼我會讓梅克倫堡號和航空母艦分開,艦載機首先展開攻擊,然後戰列艦上去補刀。而如果我們發現兩艘日本戰艦,並且向不同方向撤離的話,那麼我們只能分開執行任務,梅克倫堡和星座號各追一艘,不過我會給星座號配屬一個獨立的驅逐艦分隊的,在轟炸結束之後,由驅逐艦把對方徹底送進海底。”蘇雄說道。
“論戰鬥力,我們是有絕對優勢的,但是問題是我們如何找到對手。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米切爾說道。
“其實我選擇了一個取巧的方向,當美國海軍看住澳大利亞方向的時候,那麼我們只要看住紐西蘭就可以了,紐西蘭很小的,而且來往的大船也不多,盯住每一艘船,然後等著日本艦隊自投羅網就好!”蘇雄說道。
“當然,我們還要儘可能的隱藏自己,所以我們的航線是這樣的。”蘇雄在地圖上用鉛筆勾勒出了己方艦隊航線,不僅避開了業務繁忙的商業航線,甚至連所有有無線電通訊裝置的島嶼也避開了。而配屬給蘇雄的武裝商船以及偽裝偵察船則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均勻的分佈在日軍可能撤離的地區,用水上飛機和無線電來搜尋日本艦隊,而另外一部分則負責對某些“特殊目標”進行盯梢。
蘇雄艦隊本身不可能盯住所有船,也不可能用等船隊搜尋所有船,能不能是一個方面,避免打草驚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