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什麼秘密?”玉龍道長心中沒底,語氣發虛。
“這兩個字是後來的寫法,倉頡剛造出來的時候不是這樣寫。”這回該羅古羅思堅贊蔑視他了。
“啊?!不是這樣寫,那是怎樣寫呀?”除姚樞、子聰、郝經幾個人外,在場的僧道弟子們都大為驚訝。
羅古羅思堅贊告訴大家,往字是一個姓王的王字,下面加一個走之。圍字沒有裡面的韋字,只是一個大空口字,也就是大方框。
玉龍道長當然不相信,說他胡編懵人。
“什麼?我胡編?”羅古羅思堅贊沒有同他爭論,而是拿出一本《古字通辨》的書,甩給他,說,“這裡有一本《古字通辨》,自己看吧!”
忽必烈低聲問姚樞:“小喇嘛說的是真的?”
姚樞點點頭,感慨地說:“小小年紀,對古文字如此精通,太不簡單、太難得了!別說是在邊遠的吐蕃,就是在中原內地,也是非常難得的呀!”
《古字通辨》這類古書,玉龍道長連見也沒見過,好不容易才找到“往”“圍”兩個字,居然與羅古羅思堅贊說的一模一樣。他無話可說了,嘴張了老大,舌頭卻像被冰凍住了:“啊?!這……”了老半天,卻說不出話來。
羅古羅思堅贊記憶驚人,口才極好,滔滔不絕講起文字的演變。他告訴眾人,倉頡造出的古字使用了很久,一直到秦漢時才漸漸被新字代替。老子所處的年代,距倉頡造字並不遙遠,他使用的只能是倉頡造的古字,不可能是後來的新字。以此斷定,這部經書是後人仿造無疑,其年代也只能在漢朝以後。
忽必烈見羅古羅思堅贊講得有理有據,便對玉龍道長說:“玉龍道長,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玉龍道長栽了個大跟頭,心裡雖然不服,但又無理可講,氣哼哼地說了聲:“哼!我們走!”抱起經匣,帶領弟子狼狽地急匆匆離去。
寺院的一場劫難化解了!僧人們激動萬分,他們把聰明伶俐的羅古羅思堅贊抬起來,拋向空中,一邊拋一邊跳躍歡呼:“嘔嗚!喔!聖者!八思巴!八思巴!聖者!”整個寺院成了歡樂的海洋。
忽必烈被淵博的學識和機敏的思辯驚呆了,折服了。從內心裡喜歡上了這個藏族小喇嘛,特意在住所接見了他和貢迦堅贊教長。
忽必烈高興地對羅古羅思堅贊說:“了不起!太了不起啦!一個地處邊遠的藏族後生,竟有如此才學,太不容易啦!”對在座的姚樞、子聰、郝經等儒生幕僚說:“我說的沒錯吧?他是不是很了不起呀?”
三人點頭。
子聰說:“別說在偏僻的吐蕃,就是在中原內地,這樣小的年紀有如此學問,也是不多見的呀。”
忽必烈由衷讚歎:“了不起!真是神童!小聖童!”問貢迦堅贊教長,“他們喊的八思巴是什麼意思?”
貢迦堅贊教長說:“回殿下,是藏語,聖童的意思。”
忽必烈眼睛一亮,拊掌對羅古羅思堅贊說道:“你以後就不要叫羅古羅思堅讚了,就叫八思巴,聖童八思巴!”
羅古羅思堅贊沒想到忽必烈會如此尊崇他,很有些惶遽不安,連忙謙遜地說:“不行,不行!萬萬不可!小僧黃口未褪,怎敢妄稱聖者?萬萬不可!”
忽必烈抬手止住他:“誒?怎麼不可?漢人不是有句話叫作有志不在年高嘛,你年紀雖小,卻有如此大的學問,叫八思巴怎麼不可?本王說可以就可以。”對貢迦堅贊,“以後他就就叫八思巴啦!”
“是,從現在起,小徒就正式改叫八思巴。”貢迦堅贊教長心中高興,臉上掛著笑,語氣中透著自豪,說:“小徒自幼聰敏,又勤勉好學。八歲時,便能背誦不少經文,而且還能大約領略其含義。當時,我的師父就很喜歡他,暱愛地叫他聖者八思巴。”
忽必烈想把八思巴留在身旁為自己所用,便對八思巴說:“八思巴,等我打完大理以後,願意不願意跟我去中原?”
八思巴說:“中原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人才濟濟,是我最嚮往去的地方……”
不等他說完,忽必烈就急切地說:“那就跟我去嘛?”
“不行,現在還不行。”八思巴搖搖頭。
忽必烈問:“為什麼?”
八思巴說:“我師父年事已高,需要徒兒在身邊照料,寺內事務繁雜,也需要徒兒幫著打理。”
“真是個賢孝的孩子!”忽必烈又是一陣由衷讚歎,只得忍痛割捨,“好吧,本王不勉強你。我告訴你,本王的大門一直向你開著,你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