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說:“王爺,不要聽他胡說!快下令吧!”
忽必烈猶豫不定,煩躁地走來走去。
子聰走到忽必烈面前,問道,“王爺,您知道漢朝的時候,地方官叫什麼嗎?”
忽必烈不知道子聰為什麼問他這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一時回答不上。
子聰自己回答道:“漢朝時管理百姓的地方官,叫牧。”
“牧?”忽必烈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他在琢磨子聰為什麼突然講這個。
子聰說:“對,就是放牧的牧,州尹叫州牧。這就是說,皇上也好,官員也好,管理百姓就跟牧人管理羊群一樣。”
忽必烈說:“你少往遠處扯,這跟殺我的使臣有什麼關係?”
“有。”子聰說,“當然有。您想想,如果牧羊人犯了錯,惹了您,您卻把氣撒在無辜的羊群身上,這公平嗎?”
“啊?這……”忽必烈被問住了,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忽必烈畢竟是忽必烈,不是頑固不化的守舊貴族。子聰通俗形象的比喻和姚樞的冒死忠諫,得失利弊在他的腦海中急遽地翻騰、搏鬥,心裡說:“是啊,子聰和姚樞就是比自己看得透,想得遠。牧人激怒了你,你卻把氣撒在無辜的羊群身上,這不是冤枉人濫殺無辜又是什麼呢?為了顯示自己的尊嚴、實力,逞你一時的痛快、英雄,而把本來可以擁戴你的人推給敵人,這是真正的英雄嗎?這是一個想有大作為的人應有的胸襟和氣度嗎?不是!這是不顧大局沒有遠見的匹夫之勇啊!忽必烈啊忽必烈!像你這樣,怎麼能夠成就大業呢!”
忽必烈想到這裡,猶如從渾渾噩噩的夢中甦醒過來,痛心疾首地說:“我好糊塗!好糊塗!險些誤了大事!”激動地拉住子聰和姚樞手,說:“姚先生!小和尚!我……”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他自己的心情。
子聰和姚樞深情地叫了聲:“王爺!”
心已經相通了,何必要說出來呢?
“誒?”眾將士見忽必烈突然變了卦,大感意外和不解,疑惑地問:“王爺,您不能聽他們的!快下令吧!”
忽必烈情緒昂奮:“好,諸位將軍,聽令!”
眾將答應:“是!”
忽必烈沒有說話,“呲啦”一聲扯下半幅袍襟,用刀割破右手食指,鮮血汩地流出,沾著在袍襟上寫下“止殺”兩個大字。
眾將瞠目結舌,面面相覷:“啊?這……王爺?您……”
忽必烈沒有理睬他們,神情威嚴地說:“傳示三軍,濫殺百姓者,斬無赦!”
“王爺……”
眾將士還想說什麼,被忽必烈喝令止住,用不容置疑的堅定口氣命令道:“軍法無情,違令者斬!”
“是!”眾將士雖然心中不悅,但無人敢違抗。
忽必烈把寫有“止殺”二字的袍襟交給安童傳示三軍。
一場血腥屠殺,終於制止住了。
忽必烈剛要率領眾將離開驛館,突然護衛親軍領著一個人急匆匆走進來。那人風塵僕僕,疲憊不堪,步履踉蹌,一隻腳剛邁進檻門,便重重地摔倒在地。
忽必烈和眾人大驚,看樣子他是走長路趕來的,不知道他是何人來自何地,詫異地問:“你是誰?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那人由親軍攙扶著搖搖晃晃站起來,費力地說:“王、王爺!信!廉希憲大人的……信!”說完,支撐不住,又昏了過去。
忽必烈心中一震:“廉希憲?廉希憲怎麼啦!?”他抱起送信人,使勁搖晃,想趕快把他喚醒。
子聰說:“他是累的,快扶他坐下,給他些水和吃的。”
親軍扶送信人坐在椅子上,忽必烈命人拿來水和食物。送信人已慢慢甦醒過來,忽必烈對他說:“喝吧,吃吧,彆著急,慢慢吃,喝。”
送信人早已飢渴難忍,大口大口地吃喝起來。
忽必烈急於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問道:“是廉希憲派你來的?”
“嗯。”送信人點點頭,說,“還有一個弟兄翻越六盤山時,掉下懸崖摔死啦!這是廉大人寫給您的信,他囑咐小人一刻也不能耽擱,用最快的速度親自交給您。”
送信人說著,從貼胸的口袋裡拿出一封信,很莊重神聖地遞到忽必烈手裡。
眾人預感到出了什麼大事,緊張地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吭一聲。
忽必烈斷定,封地肯定是出了什麼大事,不然廉希憲是不會這樣緊急地送來信的。他急忙從封袋裡拿出信,因為心緒緊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