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康熙把話轉入正題:“哦,起來吧。你剛才說的軍務上的事兒,朕全知道,有的,也替你料理了。朕已發出詔旨,從四川調了五十萬石糧食到前線。剛才年羹堯來見朕,朕也讓他在陝西及時供應軍中所需。老四啊,要不是朕幫你一手,老十四早把你告了。哈哈哈哈……”

老四聽了,熱淚盈眶。他萬萬沒想到,老人家這些日子不但沒歇著,而且處處料在機先,暗中在扶植自己。他激動地說:“皇阿瑪,兒臣感激阿瑪的體恤。”

康熙深情地說:“哎,說這些幹什麼呢?都是為了國家社稷嘛。你有難處,不肯讓朕知道,朕一旦知道了,又怎能不幫你呢?眼下,兵士家屬的安家銀子還沒有著落。朕想好了,明年,是朕即位的六十週年。大內準備下了七十萬兩銀子,說要好好地慶祝一下。朕的意思,把這筆錢拿出來,發給從軍人員的家屬。他們的子弟在前方流血拼命,咱們不能小氣,一定要讓他們過個好年。”

胤禎一聽這話,連忙起身跪下了:“父皇,這大內的銀子萬萬不能動,一兩一錢也不能動!父皇登極六十大慶,是千古沒有的大事,豈可草率。至於兵士家屬們的安家費,不過四十來萬兩,兒臣有辦法。”

康熙奇怪地看了老四一眼問:“哦,你有辦法?說說看。”

胤禎吞吞吐吐地說:“這,這,兒臣可以向在京的皇親阿哥們募捐。兒臣自己先出十萬。”

康熙放聲大笑:“哈……老四啊,你的忠心、孝心,朕都明白。銀子都是朝廷的,不分內外。連這江山也全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只要天下大治,朕這六十週年慶典不過也是高興的。”

在一旁的張廷玉聽到這裡忍不住開言了:“皇上為國為民的一片苦心,四阿哥忠君孝父的一番至誠,臣聽了感佩萬分。但,四爺的話還是對的。有一層意思四爺不好說,臣卻不能不說。如果動用了皇上六十大典的銀子,知道內情的,說是皇恩浩蕩;不知內情的,就會傳出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的謠言,豈不辜負了皇上的本意。依奴才看,讓皇親國戚募捐,倒是個好主意。一來,可以表示天家骨肉,同仇敵愾,二來,也讓大家知道,國和家本為一體,應當榮辱與共的道理。請皇上聖裁。”

康熙想了好大一會兒才說:“廷玉呀,你說得好,是老誠謀國之言。不過朕擔心,這麼一來,老四又要捱罵了,他難哪!”

老四一聽這話,不由得熱淚盈眶:“父皇這樣體諒兒臣,兒臣萬死不能報答。兒臣已經落了個寡恩的名聲,但兒臣一心為國,從不後悔。今日,有皇阿瑪這句話,兒臣心裡就更踏實了。罵,就由他們罵吧。日久見人心,兒臣相信,總有一天,兄弟們會明白的。”

康熙寬心了:“好好好,說得好,朕沒有錯看你。起來吧,老跪著太累。朕帶了一輩子的兵,什麼事兒不知道呢。打仗,明著看是在前方爭鬥,其實打的是後方。當初朕派老十四出征,讓你來管後方糧餉時,還怕你不願意為別人做嫁衣,覺得在前方打了勝仗可以立功受賞,在後方累死累活沒人看見。現在看來,你竟辦得如此賣力,有氣量,識大體,不管多難,都咬著牙挺著,輕易不肯來勞乏朕,這點孝心不易呀!人無剛骨,不能自立,朕取你的,也就是這份剛毅之氣。好好幹吧,一切由朕為你做主。你下去吧。廷玉,你替朕送送四阿哥。”

四阿哥叩頭拜辭,隨著張廷玉退了出來。他不敢讓張廷玉遠送,到了月洞門就停下了:“請張大人留步,並請代胤禎叩謝父皇。”

張廷玉回去了。胤禎渾身上下像酥了一樣,那個美呀,就別提了。皇子請見父皇,議事請旨,完了,父皇讓大臣代送,這是大清開國以來,誰都沒有攤上過的特殊榮耀啊!鄔先生啊鄔先生,你這瘸子可真神了。你怎麼把皇上的心思揣摩得這麼透呢?這次辦差比哪次都累,也比哪次都難。可是,受到皇上如此表彰,如此體恤,連兒子弘曆都跟著沾了光,被皇上收到身邊。有了這結果,再苦再累,值了!

胤禎一回到府裡,馬上把鄔思明、性音、文覺叫到後花園書房,把今天見到皇上的情形詳細地說了一遍。鄔思明卻沒有胤禎那種興奮的心情。他沉思了好長時間才突然問道:

“四爺,據你近來見到皇上的情形,皇上的身子骨到底如何,每頓飯能吃多少,走路方便嗎,起坐要人攙扶嗎?”

胤禎聽他問得奇怪,可又素知鄔思明思謀深遠,便一邊想一邊答道:“嗯——要說嘛,皇上是明顯地見老了,進膳似乎不香,食量也小了點。從去年秋天以來,行動要有人攙扶。每天只能有一兩個時辰和大臣們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