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魄力,他太讓朕失望了!

戶部清理欠款的事鬧了這麼個下場,康熙把希望全寄託在八阿哥的身上了。朝臣們都說八阿哥心地忠厚,寬以待人,辦事精明,深得人心,還送他一個“八佛爺”的雅號。如果八阿哥真有這麼大的本事,這麼好的人緣,萬一太子不爭氣,換他當太子,也可使國家、社稷不至於在朕的百年之後亂了套。康熙正因為有了這個想法,才決定把八阿哥派到刑部去,想讓他從“宰白鴨”的事開啟缺口,清理全國的吏治,嚴懲那些貪官汙吏們。同時,也可以考驗一下老八的忠心和能力。可是,康熙皇上也聽說這位八阿哥和老九、老十他們關係密切,有“阿哥黨”之稱。這可不是小事,不能不提防著點兒。不然的話,一旦他們從結黨營私到串通起來陰謀篡權,那可就不得了了。所以,康熙義想出一個辦法,把老九、老十也派到刑部,看這“阿哥黨”的哥兒仨在一塊兒,能幹出個什麼名堂來。此外,還特意加進去個老十三。套句現代詞彙,這叫“摻沙子”。讓老十三去監督老八,免得老八他們胡作非為。嗯,還不錯,這哥兒幾個幹了幾個月,總算把刑部的事理出眉目來了。老八寫成奏表,請皇上御覽定奪。

誰知,八阿哥的奏表康熙不看還罷,一看之下可把他給氣壞了。據八阿哥說,經過內外查證,刑部的歷任官員,都是剛正廉潔、執法如山的清官。各省的道臺、府臺、縣官們,除了個別小人之外,也大都是忠心事主、廉潔奉公的。“宰白鴨”這樣的事,全國就張五哥這麼一件。涉及這件案子受了賄賂的,是幾個典獄官和監牢頭兒,按律該斬。刑部尚書桑泰爾,侍郎唐齎成,有失察之罪,應革職降任。至於邱運生和張五哥這案子,雖有冤枉,但事出有因。邱運生五代單傳,他的小妾懷了孕,還不知是男是女。那個被他姦汙的女子,不是佃戶,而是賣到邱家為奴作妾的。把邱運生判了死罪,處分重了。可是既然判了,他們也沒法,又怕殺了邱運生就絕了後,事出無奈,才買通了看監獄的人,把張五哥換了進去。張五哥呢,既是私監販子,又是打死公差潛逃在外的罪犯,按大清律是該殺頭的。所以,讓他去替邱運生死,也不算冤枉。

八阿哥這個奏章寫得洋洋灑灑,頭頭是道,簡直是吏治清平,天下安定,幹壞事的、貪贓枉法的似乎只有那十幾個看押監牢、掌管文書的小書辦、小衙役和禁卒們。看書的朋友們自然明白,八阿哥所以要這麼辦差,是為了維護任伯安,維護阿哥黨,為了在大臣中落個“寬厚”、“慈悲”的好名聲。他採用的是老十四的辦法,打大雷,下大雨,卻不辦實事。真正貪贓枉法的人,被八阿哥保下來了,刑部和順天府裡經任伯安的手換的幾個“白鴨”,當然是更不能申冤了。八阿哥心裡有數,反正這些事皇上都不知道,他老人家也不能親自來查,這麼一糊弄,天大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八阿哥卻在自得自滿之中犯了一個大錯,他太低估了父皇了。今天,皇上拿著這份奏章,越看越好笑,越看越納悶,越看越懷疑,到最後,是越看越上火兒。康熙登基四十多年,親政也已三十多年了。處置過多少複雜難辦的案件,經歷過多少驚心動魄的鬥爭啊。雖然他現在老了,可是還遠遠沒糊塗,更沒昏聵。老八這小小的花招能瞞過康熙的眼睛嗎?更何況邱運生的案子是康熙曾經親自過目、御筆親點,而且還親自審問過張五哥,可以說,康熙對這個案子是瞭如指掌的。現在可好,全變了。邱運生明明有三個兒子,三個媳婦和一群孫子,如今卻成了“五代單傳”,被姦汙致死的佃戶女兒,忽然成了賣身的奴婢,該殺的犯人邱運生落了個“判刑過重”,替人當“白鴨”的張五哥倒是“按律該斬”。老八呀老八,你真行啊。太子只是懦弱無能,你可好,竟敢當面撤謊。你,你你你,你眼裡還有朕這個皇上,你心中還有朕這個父親嗎?!想到這裡,康熙忍無可忍了,他“啪”的把奏表扔到地下,怒聲罵了一句“真是屁話滿篇”。說完,忽地站起身來,急促地在養心殿裡走來走去。突然,他來到張廷玉面前,顫聲問道:“張廷玉,八阿哥這份奏章,你們幾個上書房大臣看了嗎?太子他看了嗎?太子怎麼說?你們幾個又有什麼想法?”

張廷玉當上書房大臣二十多年了,康熙的脾氣他摸得一清二楚。他知道,一遇上難以決策的大事,或者生氣上火的時候,皇上總是這樣走來走去的。這是他緊張思考時的習慣動作。所以,張廷王並不害怕,而且,八阿哥的奏章他張廷玉早已讀過。他知道,皇上一看非要生氣發火,也非要問他張廷玉不可。他早就想好詞兒了,皇上一問,他馬上躬身回答:

“回皇上,八爺的奏摺臣和上書房幾個人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