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中,一中隊老戰士劉富民帶著兩個同志潛入敵前攻擊文國鋒他們的一個地堡之中,利用軍刀幹掉了門口的暗哨,然後扔了三個手榴彈到地堡裡,這個地堡就變成了一片廢墟。
而高曉東卻帶著另一路約十個戰士直插頂峰,右側頂峰上的敵人很好對付,由於他們被文國鋒的火力吸引,所以很大一部分的敵人都移到了左側陣地上,趁著這個機會高曉東帶著戰士們在敵人的陣地上大鬧天空,一個照面就滅了敵人兩個地堡,一個蹲兵坑。
雖然在進攻第二個蹲兵坑的時候,高曉東他們終於被敵人發現,但高曉東他們也沒有害怕,僅以11人以單兵梯次爆破方法,連續打掉敵10餘個火力點,奪取3個敵人陣地,殲敵45人一舉就佔領了右側尖峰嶺的置高點。
得到了高曉東他們接應,少了右側敵人地堡的攻擊,文國鋒他們的進攻立即也活了起來。
這個時候守在尖峰峰上的第三營南朝鮮部隊也發現了前後受敵的情況,一時也陷入了混亂,文國鋒趁著這個機會,將部隊分成了三個支隊,成三個方向直插左側峰頂。
三個支隊行動迅速,特種戰士在黑夜裡作戰更是如魚得水,他們可不像一般志願軍戰士們一般不管前面有沒有敵人的攻擊也拼命地上衝,而採用靈活的作戰方式,遇強則退,遇弱則攻,甚至如果敵人的地堡或防備點實在太堅固,他們也會想法迂迴到他們身後攻擊,甚至就乾脆放過這個地堡,先打別的敵人,最後來收拾他。
在這種戰略的攻擊下,敵人雖然人數比進攻部隊還要多,但是明顯戰鬥力差了好幾個檔次,再加上前方的南朝鮮首都師已經全線崩潰極大地影響了這些官兵計程車氣,在文國鋒帶著部隊以分段爆破、逐段殲滅的手段,摧毀敵數個掩體,炸燬地堡五個,殲敵68人的情況下,敵人終於開始崩潰了。
幾乎是在同時,高曉東和文國鋒帶著各自部隊突破敵在峰頂的最後一道陣地,然後迅速向峰頂穿插,敵人的防禦體系此時已經支離破碎,在幾支部隊的分割包圍下,峰頂上的敵人甚至都不能形成合力,他們的電話線全部被梟龍特種大隊破壞。
每一處的南朝鮮部隊都只能孤軍作戰,他們被分割成六個小塊,兵力、火力分散,無法機動,不能實施反擊和相互支援,就算能支援一下子也只能做困獸之鬥。
不過,說起來這個六個小塊的敵人也算是尖峰嶺上的硬骨頭了,峰頂上就有敵人的三個地堡,他們的火力同樣也封鎖了高曉東和文國鋒雙方部隊的匯合,他們不也敢出來戰鬥,堅固的壁壘用手榴彈炸了也沒用。
最後是梟龍特種大隊二中隊戰士李曙荷帶著一個戰士拿著炸藥包和爆破筒冒死衝向了敵人當中一個地堡,雖然有後面戰士們的機槍和手榴彈掩護,但李曙荷他們還是遭受了敵人猛烈的攻擊,為了衝到敵人的地堡面前放下炸藥包,李曙荷充分展示了志願軍戰士在戰場上的大無畏作戰精神,他可以說是一邊前進一邊在不斷的受傷,當他不顧一切衝到敵人地堡面前時,跟著他的戰士早就犧牲了,而他也右臂被打斷,體內鑽進去了三顆子彈,但他仍用全身力氣爬到最後一個地堡跟前,撲到敵人槍眼上將炸藥包擠了進去最後與地堡裡的敵人同歸於盡,壯烈犧牲。
打掉了敵人中間的一個地堡,
替第十五軍出惡氣,也象第十五軍一樣出英雄
戰至14日凌晨,第二十四軍攻擊部隊全部佔領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424。2高地一線陣地,肅清了殘敵。為配合第二十兵團部隊的縱深戰鬥,第二十四軍再以第七十四師一個團投入戰鬥,向南猛插,下午全部佔領432。8高地、楊谷以北地區,控制了金化之敵向東增援的交通要道。
南朝鮮第九師於15日向該地域反撲達22次,均被擊退。
也不想想這是誰,這是王必成王老虎的華野老六縱啊
《韓國戰爭史?“北進”稜線防禦戰鬥》對第二十四軍是這樣評價的:
中共軍第二十四軍士氣旺盛,士兵大部分參加過多年的抗日戰爭和內戰,有忠於中共的共產黨員作為骨幹,戰鬥力很強,善於山地作戰和游擊戰,進攻戰法以夜戰為主。
既然知道,還找不自在?
14日凌晨,在西集團捷報頻傳之時,楊勇卻並不輕鬆。
儘管宋玉琳的西集團發展順利,但邱蔚的中集團第六十七軍第一九九師卻在轎巖山遭到敵人頑強抵抗,進展很不順利;而張祖諒的東集團第一梯隊,也因進攻正面狹窄,又是橫越山脊作戰,突破前沿後進展遲緩,未能按預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