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在逃命,只盼著就這樣一直跑下去才好。兩人攜手飛奔,直出去二三十里路,忽看到了前來接應的陳副將,辰年拉著鄭綸繼續狂奔,人還未到軍前,口中卻是高聲叫道:&ldo;快!變換陣型迎敵。&rdo;陳副將瞧他兩人都安全回來,不覺大喜,忙迎上前來,叫道:&ldo;將軍!謝大當家!&rdo;鄭綸身為宿將,論起排兵佈陣,到底比辰年要強上許多。他鬆開辰年,跳上親衛讓出來的戰馬,幾個命令下去,大軍便就迅速地變換成作戰陣型。以兩萬對一千,形勢頓時逆轉。辰年也新尋了坐騎,策馬靠近鄭綸,忽地說道:&ldo;步六孤驍那裡,我來對付。&rdo;鄭綸一怔,隨即便就反應過來,他心裡不覺沉了一沉,垂了眼簾,低聲道:&ldo;兩軍交戰,你死我活,容不得手下留情。&rdo;辰年微微側頭,詫異地瞥他一眼,道:&ldo;你在想什麼?你此刻內力近乎枯竭,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我來替你與他對陣,怎地就是要對他手下留情了?你若是不信我,那你就自己去,到時傷在他的刀下,可莫要怨到我的身上來。&rdo;鄭綸噎了一噎,竟是冷聲說道:&ldo;我不怨。&rdo;辰年瞧他這般逞強,實在難以理解,又覺得他喜怒無常,心中也有些不悅,索性就策馬退到了一旁,不再理會鄭綸,只等著他被陸驍擊敗,到時再去看他笑話。再說帶兵追來的步六孤驍,他分了一部分人馬往南去追賀澤,自己卻來追辰年與鄭綸。不想他兩人速度竟是這般快,竟把騎兵都遠遠地拋到了後面,待往東又追了幾里,卻遇到了漢軍。戰或不戰,這兩個念頭在步六孤驍腦中撞到了一起。戰,己方人馬與對方相差懸殊,又是正面對敵,幾乎沒有勝算。但是,卻可以拖住對方,等得身後大軍趕來。不戰,雖輸了氣勢,卻保全了兵力。而且,還可以作勢敗退,萬一能引得對方追擊,便就給城內的大軍創造了可乘之機。一時間,步六孤驍有些猶豫了。 一場混戰史載,新武四年六月的泰興大戰始於一場混戰,交戰雙方雖然事先各有謀劃,卻因戰爭開始得太過突然,而被打亂了節奏。鄭綸大軍剛剛趕到泰興之東,未及休整,便就被迫與鮮氏開戰。鮮氏以逸待勞,初時本佔據了上風,可隨著賀家水軍的渡江參戰,形勢頓時逆轉,無奈之下,步六孤驍只得帶軍退回泰興,據城而戰。按照之前的謀算,合鄭綸與賀澤二人之力,奪下泰興並非難事,誰知攻城戰只才剛剛開始了兩日,泰興西側卻突然出現了鮮氏援軍。這十幾萬從天而降的鮮氏援軍,實在是在鄭綸等人的意料之外。因著封君揚等人皆都預料北漠兵馬不會為鮮氏人死戰守城,特放開泰興西側給北漠人馬留出了退路,不想卻被拓跋垚利用,將靖陽的十幾萬鮮氏大軍悄悄調出,穿西胡糙原而過,經由茂城、小葛城、漢堡一線,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了泰興之西。如此一來,便是不算那十萬北漠人馬,鮮氏兵力也已佔優。也多虧得鮮氏援軍是遠道而來,人困馬乏,戰力受損,這才給了鄭綸與賀澤抽身而退的機會,兩人當機立斷,立刻鳴金收兵,各自往東、南方向退軍。賀澤帶軍退往江邊,欲要渡江回水寨,不料停在江邊的水軍船隻卻遭到了鮮氏人的偷襲,數千艘戰船被焚,夜色中,大火沖天而起,映紅了整個江面。賀澤前路被斬斷,後面又有鮮氏人馬追殺,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之時,辰年帶義軍騎兵從東北方向殺回,以楔形佇列從鮮氏軍左後側翼cha入,猶如一把利刃,生生地將鮮氏大軍的陣線撕裂了一個口子,救得賀澤軍隊往東北而來,與鄭綸軍合軍一處。連日苦戰,眾人皆都是一身狼狽,鄭綸在與步六孤驍的對陣中受了傷,便是辰年,也因著帶軍救援賀澤,身上也掛了彩。騎兵以楔形陣列衝擊,雖然穿透力極強,可同時,那位於最先的將領卻也最危險,若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將領願意用這種陣列。賀澤深知這陣列的優劣,心中對辰年更多了幾分感激,特意去尋她道謝。辰年手臂被流矢射中,正坐在地上讓靈雀給她包紮傷口,瞧見賀澤前來,只撩了撩眼皮瞥他一眼,淡淡道:&ldo;你不用謝我,救你非我本意,不過是大局為重罷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