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朝著菩薩嘿嘿一笑,道,“莫非是菩薩也要將大慈大悲的光芒,灑到我頭上不成?”
觀世音菩薩慧眼細細打量被壓在山下的孫悟空,見其一身修為不退反進,如今只差一步就能斬卻一屍,成就準聖,不由心中讚歎,笑道:“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
孫悟空聞言,道:“既然菩薩不是來救俺老孫出這五行山,何必多言,去休,去休!俺老孫就算再落魄,也無需你來取笑!”
孫悟空揮動著除了頭顱之外唯一能動的右手,頗為不耐煩。儘管現在他的元神在不斷示警,彷彿下一刻就會有大災難降臨。
觀世音菩薩皺了皺眉頭,揮退左右,道:“你這猴頭,也莫說氣話,你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莫非還是不曾明悟你的使命?”
“果然!”孫悟空目光一縮,三界之中只要稍微有些地位,都知道他是一枚棋子!
觀世音菩薩裝作沒有看見他的不甘和憤怒,道:“不日去往西天取經的佛子,乃是金蟬子轉世,將要路過五指山,你若拜他為師,護送他一路西行,求取真經,誠心皈依,到時候,自然還你一個金身正果!”
一陣無語、沉默之中,孫悟空目中露出了將信將疑之意,其瞳孔深處更蘊含了某種強烈的渴望,這一點,沒有逃過觀音菩薩的法眼。最終,似經歷過激烈的內心掙扎,孫悟空終於咬牙答應觀世音菩薩,拜金蟬子為師,西天取經。
“善哉!齊天大聖的信譽,貧僧還是有所耳聞的,希望你我早日在靈山相見!”觀世音菩薩輕笑一聲,也不用其他約束,單單憑藉信譽二字死死將孫悟空套住。
至於他會不會報答金蟬子救他出山的因果,觀世音菩薩一點也不擔心。而關鍵的是,如何能讓他更配合取經大業。
早一日到達靈山,自己就能早一日得到功德氣運,修為進行再次突破。
孫悟空冷哼一聲,不再答話。觀音菩薩也沒有多言,畢竟只要自己得到了功德氣運就是了,至於猴子會不會誠心皈依佛家,又和他有什麼關係呢?
說不得此次西方東進之後,如來得了足夠的功德氣運,一舉證道混元大羅金仙,他們這些闡教弟子同樣會在那佛教氣運最低迷時,齊齊出走,給他補上一刀。
孫悟空目送了觀音離去,心中有所猜測,雙目閃爍精光的同時,更有寒芒流露,不過這股寒芒只是一瞬而默。
他目中露出思索,這思索最終化作了堅定,帶著一股冷笑,既然是白來的功德,等於是白白送上門的突破之機,為什麼不要呢?自己每變強一分,那麼距離掙開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就越近!
“西天取經?一切開始了嗎?到時候,你們且等著老孫給你們的驚喜吧!”
五行山下,一道驚天動地的氣勢緩緩聚攏……
第229章 大聖出世神佛驚
長安城中,原本一直悠閒自在的袁守誠忽然面色一變,嘿嘿冷笑了兩聲,派遣手下童兒化作漁翁,只是三兩日,就叫涇河之中,不少紅尾鯉魚丟了性命。
涇河龍王大怒,攜風雨而來,卻被袁守誠擺了一道,二人立下賭約。
“哼,西海龍族,竟然生出了投靠佛門之心,今日就先給你們一個教訓!”袁守誠盯著長安上空的雲彩,滿臉冷肅。
涇河龍王回了龍宮,正在歡喜之間,忽有使者到來,要求其於長安附近降雨,果然與袁守誠所言一滴不差。後來,涇河龍王依手下之計行事,剋扣增加雨量,被斬後去尋找唐太宗不提。
袁守誠看著長安上空,那被浩瀚的佛光壓制的氣運金龍,冷笑一聲,駕雲往東海金鰲島而去。
“見過雲霄師姐!見過諸位同門!”金鰲島上烏雲仙見了雲霄搬下的任務,混了著功德,笑著跟一眾同門打招呼。
眾人還禮不提。
雲霄道:“雖說如今佛教即將迎來大興,不過西方二聖在萬仙陣中度化我三千同門,乃是化不開的因果,爾等各按計劃行事,至少分走他的五分功德!”
已經斬去兩屍的雲霄身上如今因為時常釋出施令帶著不淺的威嚴之氣,眾仙盡皆不敢怠慢,齊聲稱是,前往西牛賀洲不提。
時光如水,在不知不覺中,轉眼數年一晃而過。
自南海觀世音菩薩在長安城中顯聖,之後,轉世的金蟬子就踏上了西行取經之路。
隨著金蟬子第十世之身唐僧離開長安,一路西行,踏出了大唐,三界之內天機陡然混亂無數,好似某種天地大變即將以西遊取經為中心,徐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