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嚀ǎ�A舫ご鍶�鱸輪�謾! �

黃海的波濤,琅玡臺的奇幻,給秦始皇帶來了難以忘懷的歡愉。遙遠而不可及的海上仙山,仙山上居住有不死的仙人,仙人們採食著不老的仙草,過著天長地久的生活,無憂無慮,無病無苦,何等迷人的極樂世界,誰人能不心醉?回到咸陽不到一年,始皇帝再次踏上了東去的行程,開始第三次巡遊,時在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第三次巡遊東去時,始皇帝走了與第二次完全相同的線路,出函谷關,過洛陽、滎陽,奔大梁而去。想來,也許是希望重溫第二次巡遊時歡愉的舊夢,攜故人走故道溫故情,再見幻影。然而,冷酷的現實破壞了秦始皇的心情和夢想,浩浩蕩蕩的車馬行列經過陽武縣博浪沙(今河南中牟)時,突然遭到了刺客的狙擊。

陽武縣在三川郡的東部,博浪沙在陽武縣南,正當由洛陽到大梁的東西大道上,戰國時是韓國和魏國之間的地方。張良是韓國人,富於智慧,長於推算,對於韓魏間的交通要道,山川地形,瞭如指掌。他求得力士以後,密切注視著秦始皇的動向,當他得到秦始皇第三次出行的訊息及其經過路線後,判斷秦始皇必定再次經過博浪沙,於是與倉海力士潛伏於此,等候秦始皇車馬行列的到來。

荊軻刺秦王畫象石秦始皇一生,遭遇四次行刺。一次在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即有名的荊軻刺秦王事件。荊軻刺秦王,由瀕臨滅亡的燕國的太子姬丹主謀,以國使的名義送荊軻到秦王宮廷行刺,可以說是弱國對強國的國家恐怖行動。荊軻刺秦王之詳情細節,由於有當事者御醫夏無且的口述傳承,《史記·刺客列傳》敘述得驚心動魄,不僅成為歷史敘事的經典,更成為永恆的藝術題材。秦始皇第二次遇刺,是荊軻刺秦王的續篇延續。這次事件發生在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天下統一以後,刺客是荊軻的摯友高漸離。高漸離是擊築的名手,與荊軻是燕國薊都時代的知音。荊軻刺秦王,高漸離送荊軻於易水上,那一首〃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千古名曲,慷慨悲歌者是荊軻,撫築伴奏者就是高漸離。荊軻死後,高漸離為完成荊軻的未竟之業,以築藝入秦宮,失去雙目得以接近秦始皇。他以重鉛灌入築中投擲行刺,失敗被殺,以美麗的死回應了荊軻。

秦始皇最後一次遇刺,是在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當時,秦始皇夜裡微服出行咸陽郊外,在蘭池遇到刺客,情勢非常危險,有賴隨行四名武士的力量,終於將對方擊殺。秦始皇惱怒至極,下令在關中搜捕刺客同黨,鬧了二十日,民間恐慌,物價飛漲,一石米的價錢漲到了一千六百錢。

博浪沙狙擊,是始皇帝所遭遇的第三次刺殺。這次行刺,發生於秦始皇帝二十九年,完全出於張良的個人苦心謀劃,是六國貴族亡國之恨淤積不散的宣洩。非常遺憾的是,由於沒有當事人的證言,司馬遷對於此事只做瞭如下的簡單敘述:始皇帝到東方巡遊,張良與倉海力士狙擊始皇帝於博浪,風沙中鐵椎誤中乘輿副車。始皇帝大怒,嚴令天下搜捕刺客,鬧了十日,情勢急迫而緊張,都是為了張良的原故。

古代史往往是掛一漏萬。過於簡單的敘述,為後人留下了種種疑問和無窮的想像空間。博浪沙其地,我尚未去過,二千年來,不知故地遺蹟尚存否?秦史專家馬元材先生曾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親臨博浪沙考察。馬先生著《博浪沙考察記》說:〃博浪沙在今河南省舊陽武縣城東南隅。有邑令謝包京立古博浪沙碑尚存。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予至陽武,曾特往遊觀。當未至其地時,每疑所謂博浪沙者,必為深山大澤,茂林曲澗之地,可以藪匿逋逃;否則,發笱門,卻笠居,憑力鬥於穴,可倖免耳。不然,則張良何以必於此地狙擊始皇帝?又何以狙擊不中後,竟能大索十日而不可得?及親蒞茲土,始知除荒沙一大堆之外,殆全為無草木、無山澗溪谷之一大平原,牛羊散其間,可數而知也。……蓋博浪乃當日一地名,其地必多風沙。……大概探知始皇東遊,必經由此道,故與倉海力士預伏於此。又至天幸,始皇車馬過此時適風沙大起,故遂乘此於風沙中狙擊之。此種風沙起時,往往瀰漫空中,白晝如夜,對面不辨景物。不僅陽武如此,予在開封,即已遇有三四次之多。正惟其狙擊系在風沙之中,故觀察不確,致有誤中副車之事。亦惟其系在風沙之中,故雖狙擊未中,亦無法能從萬人載道之內,將主犯明白認出。及至大索十日之時,則張良等已去之遠矣。〃《博浪沙考察記》,我多次閱讀,連線《史記》上張良與倉海力士刺殺始皇帝的隻言片語,彷彿身臨其境,觸景生情之歷史體驗,油然而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