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尊重他們的禮數和風俗,這才站住了腳跟。齊國建國後與萊國人當然也發生了一些爭奪和鬥爭,但主要是做了許多融合的努力,只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就向周公報告,說已經完成了初步建國。而同時受封的魯國,卻整整用了三年的時間才向周公報告建國。二者建國所用的時間相差懸殊,卻並不說明齊國面臨的局面有多麼簡單,實際上倒有可能更復雜。當時佔據東部半島的萊夷族經濟與文化都極其發達,漁鹽資源豐富,實力強大,遠非初來乍到的姜姓政權所能匹敵,所以後者只能走一條溝通合作的道路。這條道路的確立只是邁向繁榮的第一步,還不能稱之為齊國的繁榮。
第一個繁榮期當是齊桓公時期,他終於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霸主。談到齊桓公的霸業和齊國的繁榮,就不可能不談談一代名相管仲。可以說沒有管仲的才能得到全面的、淋漓盡致的發揮,也就不會有齊國的強大。關於齊桓公與管仲的恩怨與合作,成為歷史上一段有名的佳話。齊桓公曾中過管仲射來的一箭,巧的是這一箭恰好射在了衣服的扣環上,等於是揀了一條命。齊桓公非但不記這一箭之仇,最後在他人的力薦之下,竟然任用管仲為相。後來齊桓公對管仲信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