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後才道:“嚴虎當年在江東的威望極高,以他之名招攬山越的話,可最快的招攬嚴虎的舊部對抗我等。”
眾人暗自點頭,覺得太史慈的想法很有道理。
無論維持統治還是作亂都是要基礎的。
袁紹最失敗的地方就是漢天子落魄的時候,他沒想到漢朝還是有基礎的。他那時候很盼天子早點死,因為他感覺自己地盤最大,漢室天子一死,中原逐鹿,他袁紹勝算最大。
曹操卻是聽從謀士的建議,給漢天子劉協一口飯吃,自此名正言順起來,做事也順利許多,利用漢室的名義把袁紹搞得不上不下的很不痛快,這才引發官渡一戰。
而農民軍起義和軍閥割鹿中原看似不同,實則本質沒什麼不同,都是要拉到最多的支撐力量。只是軍閥拉攏的是門閥豪強,農民軍是先從百姓下手,大戶是能拉幾個算幾個。
最後的結果無非是成王敗寇,軍閥拉攏門閥的同時,若是注重群眾基礎,很快就能穩定一方。
農民軍若是拉攏百姓的時候,注意到給大戶活路甚至分一部分蛋糕出去,逆襲也是大有可能。
劉邦就是逆襲的代表,項羽就是不注重群眾基礎的反例。
黃巾軍當初的群眾基礎是有的,而且極為雄厚,實則是因為漢室太過貪婪殘暴,將天下的百姓逼得根本沒有活路了,紛紛都站在黃巾軍那面。可惜張角造反的太過痛快,把大戶搞的都不舒服,又不注重拉攏豪強,這才引發大戶軍閥的聯手打壓,加上張角是奇才,可是死的早,群龍無首,黃巾軍這才崩潰。
嚴虎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也算豪強,他雖然死了,但以他名義來拉攏反抗孫家的勢力,是個聰明的做法。
在場的眾人均是有見識的,因此對太史慈的結論很是贊同。
單飛心中卻在嘀咕。
那些嚴虎舊部不是儍的,若知嚴虎是假冒的,難道不會作亂?一山一蝠都是嚴虎的親信,對嚴虎肯定熟知,難道真有人裝嚴虎裝的這麼像,就連一蝠一山都看不出來?
再說這件事還有冥數的參與。
他不能再忽略這個重要的因素。
當初他就是對曹棺所言將信將疑,只想著陪曹棺走一趟還了交情就算了,哪想到曹棺把他拖下比天坑還要深的巨坑。
若他當時就知道無間的作用,預知到點燃無間的後果,怎麼會讓曹棺點燃無間?
他單飛當初就是大意信了曹棺,對三香敷衍了事,才導致後悔了好久。如今太史慈說的明顯另有隱情的樣子,他若再輕易相信太史慈的結論,那他就是個棒槌。
太史慈的結論是在嚴虎死了之上做出來的,太史慈一直在說服他自己確信嚴虎死了,甚至對嚴虎沒死一事很是恐懼。
可嚴虎若沒死呢?
單飛得到這個結論時,內心在顫。嚴虎那種傷勢、那種天氣若是沒死,根本讓人無法想象。
可單飛那一刻偏偏想到嚴虎死而復生的緣由。
長生香!
嚴虎沒死會不會是因為長生香?
單飛在想到這個念頭時,腦海中有光亮閃動。
嚴虎沒死若和長生香有關,那孫策神神秘秘的孤身去見許韶,是不是也和長生香有關?嚴虎因為長生香死而復生了?孫策那種高手,反殺易如反掌,他能被人輕易刺殺?殺孫策的定是高手,那孫策死的這件事,會不會和冥數有關?
劉備是知道三香的,他會不會早想到這些?
單飛用眼角的餘光瞥向劉備,見其始終沉默的看著自己腳尖。
這個老狐狸,知道的多,但都藏著不說。
不過單飛隨即發現太史慈亦在看著他,眼中竟有血絲隱現,單飛心中微震,就聽太史慈道:“單統兵不認可我方才所言?”
這時認可不認可有什麼用?
關鍵的是真相是怎樣!
單飛知道這時候說出懷疑也沒用,反倒惹人不信,遂贊同道:“太史將軍說的很有道理,卻不知道太史將軍覺得,眼下我等應該如何來做?”
他還是希望太史慈主動攬過這件事情的,有太史慈頂缸,他更能查出此間背後的真相。
如果太史慈看他做事不順眼,讓他立即迴轉丹陽,那就是最理想的事情了。
和魏伯那老頭聯手,對查出長生香的真相更有利一些。
不想太史慈上前一步,伸手按在單飛的肩頭道:“單統兵,我知道你心中對本將軍所言還有懷疑……”
單飛看著太史慈深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