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單飛打斷道:“是世間萬物,不止中原?”
“這是自然。”黃承彥笑道:“《山海經》是以中原為中,詳細記錄了世間地理。老夫聽聞往西有什麼安息、羅馬,他們的地理,本也在書中有些記載。”
《山海經》果然是本地球遠古的地理說明書。
單飛心中暗歎,他早聽過這個設想——很多人都是狹隘的以為《山海經》是說華夏地理,甚至認為這不過是神話,卻早有更多有心之人透過各種古蹟發現世界地理和此書的一些吻合之處。
“不過經黃帝、蚩尤大戰,之前更有某些意外發生……”黃承彥微凝眉頭道:“再加上共工炸裂大地,引發洪水吞噬大地,生靈盡喪後滄海桑田盡皆改變,書中記載已多不可現。最致命的卻是大禹知難掩伯益做《山海經》的事實,暗中篡改書中的記錄,如此一來,後人若非真正大毅力之人,更不親見,根本不信書中記載,這也就無形的抹殺了伯益的功績和影響,甚至認為伯益亦在做無稽之談。”
單飛聽到這裡,終於確定了方才的問題,“琴鼓山是有,大禹卻刻意的篡改此山的方位指示,讓人無法尋找?”
黃承彥撫掌笑道:“閣下一點就通,倒不枉老夫的一番言語。”
孫尚香默然,悄然向單飛望了眼,心道他就是這般的人,看起來寂寞非常,偏偏和誰都能談到投機。
“不過我想老丈在此,肯定不止為了講琴鼓山的典故?”單飛含笑道。
黃承彥心道你說的這是廢話,不過他亦是隨和道:“單大人高見。荊州牧立足荊襄多年,透過孔府藏書、自鳴琴、再加上苦心搜尋還原《山海經》的線索,專研天象,確定此間就是書中記載的琴鼓山,不過已沉入大澤。我等亦推知當初黃帝等人仙隱此處後,就是透過此地開始和外間有了聯絡。”
單飛目光閃動道:“大澤通行艱難,狀況反覆無常,黃帝他們在琴鼓山中開山為道是為了方便出入?”
黃承彥讚許道:“閣下一語中的,我等亦是這般想。”
那就是還沒有確定了?
單飛一聽就明,“不過老丈雖以大智慧到了此間,卻無進一步的線索。按理說……雲夢就應在此間地下才對?”
他這是常理推想。
琴鼓山置身雲夢澤,黃帝那幫人的太空船亦是降落在附近,黃帝那些人是有本事,可也不能在大澤中游來游去的搞的滿身泥濘曬泥巴浴,於是這幫人妙想天開,開山為道作為出入的通道。
現代人都能開山建立山中的隧道,開山這種事對黃帝他們來說簡直是小意思,黃帝他們可能覺得太簡單的緣故,開山的途中做迷局自娛自樂,不過最大的可能亦是擋人接近!
如果他單飛想的不錯,太空船絕對不會離通道太遠的,黃承彥和劉表經營此地多年,已到了入口處卻再無發現,實在是有些奇怪的事情。
黃承彥捻鬚道:“老夫垂暮之年,雖是效仿先人古風,高山仰止,可自慚自身實在不如聖賢的萬一。”
“老丈過謙了。”單飛心道,你怎麼又扯遠了?
黃承彥又道:“老夫無力拯救蒼生,唯有退而求其次,妄想保家族平安。”
“老丈說笑了。”單飛心中暗想,你不是妄想,你不但能保家族平安,還能搞的四鄰雞犬不寧的。
黃承彥微笑道:“單大人聰明之人,老夫就不用繞圈子說話。天下人分多種,有狗苟蠅營、有經濟天下、有梟雄野心、有英雄自正。不過天下興亡無非迴圈更替,百姓置身其中,往往苦不堪言。”
單飛很是贊同。
他知道到了黃承彥這些人的層次,看問題不是從一毛兩毛來看,若論高屋建瓴的本事,這些人的認知已在這個時代的頂尖上。
“老夫無意蒼生,心繫小家。”黃承彥緩緩道:“幸得劉荊州努力,老夫才能讓荊襄的黃氏益發的興旺。”
頓了片刻,黃承彥凝望單飛道:“不過單大人想必已清楚,荊州黃氏家族正面臨艱難的選擇。”
單飛知曉眼前這老者的用意。
有人要爭霸,有人要守家,極為聰明的人不會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帝位只能有一人,可若是能聯合當權者,維繫自家的權貴,那和皇帝有什麼兩樣?
做皇帝能得到什麼?除了暴戾之君反倒輕鬆外,真正勤勉的皇帝勞心勞力之處常人難想。
黃承彥是個聰明人,他看出劉表的年邁,劉表的兩子不成器……
單飛一念及此,微笑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