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刨出小山高的土壤,也沒能看到石板的蹤影。算算耽擱時間不短,忙抓起食盒,向山後石洞跑去。
待走過截教弟子的骨骸時,一股敬意油然而生,竟停住腳步,彎身向眾骨骸拜了一拜。
這時,那牢人“嘿”了一聲,道:“小子膽子不小啊,竟敢拜這些異教徒,不怕崇真的牛鼻子們罰你嘛?”
肖逸現下心情大好,道:“這裡又沒其他人,他們怎會知道?”
牢人嘿嘿笑道:“小子無知,不曉得仙家手段的厲害。把我關在此處,你以為就沒人監視嗎?”說話間動了動身體,激起絲絲金線,語音中更加透露著譏諷。
肖逸卻想起那兩個羽衣道者,知其所言非虛,頓時戒心大起,緊張地向四周看了看,確定無人後才放下心來,心中暗暗提醒自己,以後一定要小心為上。
回到住所後,肖逸激情不減,又翻箱倒櫃,挨個翻開長清道者所藏典籍,希望能尋到有關截教的道法。然而天不遂人願,結果一無所獲。肖逸略微有些失望,不過想想奇石峰上的石板,頓時又欣喜起來。
一日無眠,肖逸依舊精神百倍,把廚房的事物做完後,便回顧溫習昨晚新得的截教理論。與闡教的順乎自然有所不同的是,截教注重“本心”之力,拋棄繁雜的道德觀念,以己之力洞悉天道,再截滅與天道相背離的一切事物,破而後立,最後重新塑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因受胖廚師影響,每日體悟生活之道,已然背離了崇真教道法,此時再接受一種新的道法,可謂見怪不怪了。
晚上,肖逸一手提著飯盒,一手捂著衣內藏著的鐵鍁,匆匆向奇石峰而去。路上向來無人,倒也不怕有人盤問於他。
到了龍印石前,他坐在龍印石上稍事休息,便轉到崖壁後的山坡下,奮力挖掘起來。一直挖到兩丈深淺,才總算看到石板端頭。肖逸驚歎仙家法力高強之餘,也顧不得渾身熱汗,連挖帶刨,很快把餘土清理了出來。
肖逸蹲在土坑內,迫不及待地看著石板上的字跡,臉上一會兒苦思、一會兒眉開、一會兒驚歎、一會兒興奮,神情多變,卻十分專注。
◇◇◇◇◇◇◇◇◇
這一塊石板上的道法比第一塊石板上的道法更加深入,更加艱澀難懂,肖逸花了兩晚時間,才半生不熟地銘記於心。待他想要再進一步深化時,卻發現已經到了石板的斷口處。
他沿著山坡,一寸寸的翻看著土地,想要再尋找字跡完整的石塊,可是幾日之後,他只好無奈的承認,憑自己的微薄之力,根本不可能再有收穫。
至此,他不得不再靜下心來,重頭把截教道法修習一遍,在腦海中努力構建一個截教的道法體系。當遇到一些未涉及的理論時,便以胖廚師所講的道法加以印證,倒也有許多相通之處。
“下道唯德,上道無德”。當肖逸再次領悟此句時,突然眼睛一亮,抓起手邊的《道德經》,看著上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十字,竟是激動萬分,興奮道:“天道自然而行,亙古不變。闡教修的是道,截教修的也是道,胖廚師的‘碗中之道’也是道,還有孔家的道也是道,然而,這些不過都是下道罷了。下道求得上道之途何止萬千,但是上道卻是一致的,同時也是沒有規律的。崇真教認為我修習崇真道術資質不佳,難道我就不能學習其他道術嗎?也需我還是學習其他道術的上等之才。長丹真人以其狹隘之道來斷我修道之路,豈不可笑?”
他越想越是興奮,越想越覺得有道理,沉寂多時的求道之心,此刻真正地燃燒了起來。
其實,肖逸一開始就錯誤理解了截教和闡教的關係。無論闡教還是截教皆是伯陽老祖所傳道教的分支,所有道法都是從《道德經》中演化而來,截教的“上道無德”自然就和《道德經》吻合。而肖逸卻錯誤地以為這是一種大道的真諦,二者不謀而合。說到底,還是胖廚師的碗中之道對其影響過重。
然而,歪打正著也好,殊途同歸也罷,肖逸這一想法,卻為自己的修道之途開闢了一條新道路。
此後,肖逸以截教之思想,去重新修習闡教道典,時刻抱著懷疑辨識的態度,竟然能引起無數的思考和覺悟。正如胖廚師所說,只有博覽群識,才能深入淺出。這般領悟下來,對自然之道有了更新的理解,思想之界也更加開闊,不自不覺間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尤其是重新看到“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