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肖逸便正式落足道家。白日裡除了幫胖廚師收拾廚房,其餘時間就在屋中學習道藏,有了胖廚師照應,日子倒也過得順暢。
期間長清道者回來一次,並未說多少言語,交代了幾句要多多領悟道藏精髓云云,便又下山去了。
一個月時間,讀完了《清靜經》,又一月,讀完了《道德經》,便開始修習《南華經》。
這日,剛看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時,不覺日已中天,忙收拾了書本,向廚房跑去。
吃過午飯,收拾碗筷時,肖逸腦海中想著書中情形,不覺已神遊天外,體悟人神之能。
正值心神歡暢之時,突聞“哐當”一聲脆響,竟是摔破了一隻碗。肖逸登時又慚又愧,忙收拾破碗,等著胖廚師責罵。
平時裡,胖廚師總愛說教,說話一向直來直去,而今日卻奇了怪,半天不發一聲。
等到全部收拾停當,胖廚師肥大的屁股往桌子上一坐,說道:“小子,你是看了幾本臭書,就當給我幹活是浪費時間吧?”
肖逸心道:“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口中卻忙道:“小子一時走神了,請胖師傅原諒。”
胖廚師把手一揮,道:“少來你那一套。胖子我今天教教你什麼才是道。”
肖逸忙道:“請胖師傅指教。”
胖廚師道:“伯陽老祖說的道,是遵循自然,順應天道。那是一種自然體悟,是真正適應世人的道。到後來,人們崇尚道學,本來是好事,但是卻把道給過於美化了,成為一種理想狀態,描繪的很漂亮,但是依之修行,卻將人帶上了歧路。”
見肖逸聽的滿頭霧水,就道:“你給我說一下老祖是怎麼說‘太上’的。”
肖逸背誦道:“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胖廚師道:“這道就是太上,你看的那些書,充其量也就是‘親而譽之’的層次。世世代代的求道之人都將道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東西,窮其一生,也無法真正入道。其實,道就在我們周圍,就在我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中,就是吃喝拉撒的瑣事中。你若執迷求道,反而被求道欲迷惑,掉入彀中,永遠無法得道。”
胖廚師見肖逸一時無法消化,頓了頓,才道:“鵷雛有鵷雛的道,鴟有鴟的道。百姓有百姓的道,達官貴人有達官貴人的道。你看道經,習道法,是道,我做飯洗碗也是道。”
這一番話,肖逸更是無法理解,胖廚師隨手抓過一隻碗來,往桌上一擺,又取過壺來往裡面注水,水滿了也不停止,直到溢到桌面上。
這時,桌上的水漬流的到處都是,碗中的水也已高過碗麵,搖搖晃晃,隨時可能落下,卻總是不落。
他指著碗,道:“這世間就好比是這隻碗,我們是碗中的水,一個人就是一滴水。道其實就存在於碗中的每一寸空間,而世人卻以為,越往上,越能得道,於是踏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也可以說,是踩在前人的肩上。他們努力往高處爬,可最終結果呢?”用手指著桌上的水,“他們溢位了碗,卻摔在了桌子上,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罷了。”
這次胖廚師講的比較通俗,肖逸到是聽懂了,只是疑惑地問道:“胖師傅說碗是世間,那碗外面又是什麼?”
胖廚師一愣,支吾道:“這個,這個現在給你說了也不懂,到時候再和你說不遲。”頓了頓,道:“你個混賬小子,我費心與你講道,你反倒關心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你怎地不問這碗中之道應該怎麼求?”
肖逸忙道:“請教胖師傅,這碗中之道應該怎麼求?”
胖廚師讚許地點點頭,才道:“這一滴水,聚起來是一滴水,不過毫釐之間。可是散開了卻能無窮無盡,分佈在整隻碗內。這對我們求道之人來說,叫做體悟。道無時無刻不在,隨地隨處都有,只看你能體悟多少。”
指著那一圈高出碗麵的水,道:“你看這些水,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不落,就是因為他們已經不是一滴水,而是散佈在整隻碗內,若聚若離,綿綿不斷,才能溢而不落。對於水滴來說,碗就是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脫離了碗,就什麼也不是了。能夠既不離碗,又能體悟超乎碗的道,這才是真正得道。”
肖逸集中精神跟著胖廚師的節奏,腦海中努力構思著“碗中之道”,但是無論他怎麼思索,總是無法徹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