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雖是同一件事,但是執法者不同,其結果也必然不盡相同。人性難以捉摸,是人就會有私心。法雖無私,可人有私。以有私之人去執行無私之法,其結果也必然有私。如此,你還能說,法必公正嗎?”
韓離漲紅了臉,一時答不上來。
林月河輕蔑一笑,又望向名家,說道:“名家以為,務須先給德怨正名,方可談論如何相報之問題。因此,林某要問,世間有多少種‘德’,有多少類‘怨’,可皆有定名?”
名家深通辯論之道,此時答話,等同自投羅網,無論自己如何答覆,對方已然準備好了應對。於此地時刻,倒不如閉口不答的好。
林月河繼續道:“德怨乃虛無之物。虛無之物,千變萬化,如何能定性正名?依照名學定名之法,區分德怨,無外乎大小、高低,可是每一起德怨之事,人物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不同,德怨也必然不同。德怨之事與人一般,看似相同,卻總有不同。人有萬千之眾,卻各自有名。而德怨亦萬千不同,卻只以大小、高低而定。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如此定名,豈能保證公平正義?”
這一番話,內容繁雜,直把人聽得雲裡霧裡。恐怕除了名家之外,無幾人能夠聽得明白。其話中之意指出,德怨情形眾多,籠統定名根本不可靠。但是,要將各種情形逐一定名,又是根本不可能之事。
天下沒有完全相同之人,亦沒有完全同等之事,差別總會存在。名家講究名實相符,但名實相符只能宏觀而言,細究起來,又怎能真正相符。此論可謂名家之死穴。
ps:感謝書骨頭、漪涵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