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清道者理了理思緒,又忽然搖頭道:“其實,溯本歸源,兩家觀點不能說有分歧,而是墨家代表普通百姓,對儒家之‘仁’不滿。是以,每一次論道大會,待儒家講道之後,墨家總要對其進行抨擊。”
肖逸想起墨千手所講的墨家“兼愛”之道,微微點了點頭,但是因為對儒家之“仁”尚一知半解,無法做出評論。
只聽長清道者繼續道:“除‘仁’之外,二家在‘義利’、‘禮儀’、‘鬼神’等方面,皆有不同認識。而且,皆是墨家對儒家提出質疑。本次論道大會,佛家故意將墨家放在儒家之前論道,實是避免一場墨儒之爭。”
之後,長清道者又講了許多二家不同之處。肖逸聽到“義利”之爭頗有所動。
在儒家人眼中,“義”和“利”決然對立,孔聖人“罕言利”,而且明確提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認為重利者必然小人也。
而墨家卻提倡“交相利”,認為“利”和“愛”一樣,是相互的,可以合一的。墨子告之世人,只要透過利益交換,既自利,又可利人。當然,一切要以“兼愛”為前提。
肖逸早有人性本惡之感,明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道理,頓時有所感觸,忖道:“墨家以愛喻利,將愛與利合一,實是洞悉了人之本質。儒家推崇品行高潔的君子之風,固然令人敬佩,可是世上又有幾人是真正的君子呢?”
長清道者常年遊歷,學識淵博,對諸家之道均有所瞭解。他以道家心境講述墨家之道,極易為眾弟子吸收。剛才眾弟子沒認真聽道,此時聽來,等於重新補了一課。
聽罷,呂為道不禁又問道:“既然二家有如此多針鋒相對之處,師父前面又為何說兩家並非不和呢?”
肖逸也有此疑問,忙望向長清道者,等待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