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然發現,近兩年努力全然無功,登時一種心灰意冷之感襲上心頭。
“申公子醒了?”蒙面女子先是一陣驚喜,但是聽到肖逸頹廢的口氣之後,又頓時心頭一緊,無須問也明白其意,忙安慰道:“申公子不必自責,此法不通,我們還可以另想對策。”
肖逸抬起頭來,向蒙面女子望去。雖然看不到其容顏,但是與之前相比,明顯憔悴了許多。不過,其眼神依然堅定,未曾有一絲頹然之意。
頓時,肖逸自責不已,暗道:“蘇姑娘獨自苦熬了兩年,卻反過來安慰於我。肖逸啊,肖逸,你當真白讀了這些聖賢之書,愧對蘇姑娘……”
想到此處,腦海中靈光一閃,他突然意識到問題所在。於是乎,也來不及與女子招唿,又一次陷入悟道之中。
蒙面女子見狀,苦笑著搖了搖頭。這一悟不知又是多少時日,但女子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自語道:“男兒該當如此!”
“儒道和道家之道一樣,必須內化於心,方可外化於形。就好比,人人都知道靜養可長壽,但真正能做到靜心的卻沒有幾人。我看了這麼多儒家之道,結果,只作了過眼雲煙,記在腦中,卻未刻在心裡,此等應付,怎能透過儒家考驗?”肖逸沉思道。
肖逸本來悟性極佳,善於旁徵博引,認識到自身問題之後,登時又向深處想去。
“儒家思想宏大,造就了儒家弟子善高談闊論的性情,但是善於高談闊論,卻未必真正能依儒道而行,為天下蒼生請命。故而,古往今來,精通儒學之人所在多有,但能成為聖人的,卻是一個也無。”
肖逸自認自己亦存在這一階段,談論儒學,洋洋灑灑,絕對一字不錯,但是行起事來,卻完全將儒道拋在了腦後。於是乎,又不禁自問道:“讀聖賢之書時,熱血沸騰,恨不能為了天下蒼生拋灑了這一腔熱血。可是,為何在行事時,又淡忘了這種感覺?”
為了弄清楚此事原委,又是一番苦思冥想,總覺得腦海中有一句熟悉的話欲唿之慾出,但是就是搜刮不到。
不知又過了多久,一日,神識在書架中翻看先輩手記,突然一句話印入腦海:“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此句書寫手記的邊角處,並非註解,顯然是先輩遇到什麼心事,突發感慨,隨手寫在了手記上。
“人心不如石……”肖逸突然激動起來,“人心易變,即便今日領悟了儒家絕學,今日能依儒道而行,可是明日呢?即便能堅持一日,那麼三日、五日、一年、五年呢?人心易變,今日得道並不能保證眾生在道。那麼,如何才能如顏回一般,不改其樂,堅守儒道呢?”
想到此處,那一句熟悉之極的話語終於蹦將而出:“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從修習浩然正氣訣開始,他便熟悉了此語。但或許由於此語淺顯易懂,無須多家揣摩,導致其印象並不深刻。而且,在研讀《孟子》典籍時,也因為熟視無睹,一掃而過。因此導致浪費了許多時日,繞了一個大圈,才終於想了起來。
肖逸激動道:“不錯,正是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儒家弟子的浩然之氣不是與身俱來,也不是一成不變,一時正直,但不能保證一身正直,需要不斷善養維持才行。”
剎那間,眼前豁然開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些儒家之道,其弟子皆可娓娓道來,但是真正內化於心依道而行的,不過半數而已。而且,一時依道而行易,一輩子不偏不倚,始終依道而行,卻難如登天,其十不存一矣。是以,儒家的思想主張雖然可貴,但更可貴的是涵養修身的良方。
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詩酒花茶,亦或是漁樵耕讀,儒家兼收幷蓄,全部納為己用,其目的卻是陶冶情操,更好地涵養吾等浩然正氣,令自身始終正直不阿。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從涵養自身之德開始,推己及人,不斷弘揚儒家之道,如此,‘為萬事開太平’才不是一句空話!”肖逸大唿一口氣,不自覺地跳將起來。
此時,其一腔熱血沸騰不止,渾然有一種天地之責盡在吾身之感,為了天下太平,便是刀山火山也可去的。
道家以自然隨心入道,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而儒家以修己入道,以天人同責為最高追求。二道相通,不同的只是個人情懷而已。也多虧肖逸早已修煉了浩然正氣訣,對儒家之道頗為了解,這才能將二道存於一身。
這時,肖逸睜開雙眼,目光炯炯地望向四周。在其面前是狹的石洞,但是在其眼中,卻是無盡的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