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十二章 鈔關

“此次您要做的事情,恐怕有變。”

聽見這話,朱舒義都想忍不住擦擦額頭上的汗。

顧蘩秋人瞧著雖溫和,但是他們這幹幕僚卻知道,但凡他出手,便不會讓事情有失敗的可能。

顧蘩秋依舊錶情淡淡的,嘴角笑意不減,“是有人想插手吧。”

樊若江也有些吃驚,果真什麼都瞞不過他。

“老朽也是如此猜測<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二爺可知……如今運河上的鈔關,可是爛的不成樣子了。”

顧蘩秋眉頭一動,竟會扯上鈔關。

鈔關即徵稅的關卡,隸屬於戶部,稅收多用以支付軍事撫賞費用。多數沿著運河設立,初系以鈔交稅,故稱鈔關。

朱舒義介面,“太祖設定鈔關旨在徵收船稅,只臨清、杭州兩關也兼收貨稅,皆由各差御史及戶部主事監收。不知先生所指是……臨清、杭州哪一關?”

樊若江點點頭,不錯,只有臨清和杭州兼收貨稅,因此最為混亂,而其餘地方,比如揚州、淮安,這些肥的流油的大關,官吏多眼睛也多,反倒不好下手。

如今皇后娘娘的親兄弟,當今的國舅爺,便被皇上安置在淮關衙門裡做監督。雖然遠離京城,卻可保證皇后孃家銀錢如流水。

“正是那臨清關……二爺如今意指的‘大誠號’,近來,卻有整整一船鹽押在臨清走不開。”

“這是為何?”朱舒義忙問,就算大誠號再如何財大氣粗,一整船的鹽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可不是幾千幾萬兩的銀子的小宗兒,利益之大。怕是說出來都嚇煞人。

不過大誠號上下打點著的貴人們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等著坐地分銀的。

恐怕這大誠號的掌櫃這些日子是連覺也要睡不好了。

“可不是,”樊若江繼續,“且我聽說,這一船鹽還是‘借帑’來的。”

所謂借帑,即指鹽商資本不繼之時,朝廷發庫存帑銀交鹽商領借。以資週轉。而朝廷對鹽商發借庫款,自然不是白借,反過來鹽商又付以高額的帑息。而更多牽涉的鹽政、鹽官的考績和利益,自然不言而喻。

朱舒義也明顯感到不對勁了:“且不說‘大誠號’實力是晉商中首屈一指的,便是做鹽業的,哪個不是手眼通天。黑白兩道通吃,這一船鹽怎麼會說扣就扣……”

甚至還牽涉到帑息。這一天下來就又不知要多少銀子要打了水漂。

顧蘩秋靜靜地喝茶:“有人下了套,看來是對‘大誠號’是勢在必得。”

倒是和他想到一塊兒去了。

“手段也相當高妙,”樊若江繼續:“眾所周知,近十五年中。兩淮鹽引,曾加斤四次,每次加斤。都不加課,此也為皇上‘恤商’之手段。不過其中還有一項變相的加斤,即所謂增加滷耗。”

食鹽的徵課,以引為單位。所謂“加斤”,就是增加每引的重量。太祖時期每引至多二百九十四斤,至顯祖時期而達三百六十四斤。加斤而不加課,這對鹽商自然有很大的好處。

“兩淮鹽場素來水深,鹽商借口滷耗加斤,官吏們早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了,十個鹽商裡有九個會賄賂官吏重斤夾帶,朝廷也不會說什麼,反正銀子進荷包就好。誰知道這臨清關這次卻逮著這點不放,從律例上條條引來,便是叫‘大誠號’有苦也說不出,四處奔走卻毫無頭緒,還不知道是栽在了誰的手裡。”

顧蘩秋撇嘴笑笑,能有這樣的能耐,也不容易。

“二爺怎麼看?”朱舒義問他,“我們是否還要……”

顧蘩秋悠然說:“我可不喜歡做無用功<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樊若江打量他的神色,果然沒有一絲一毫的著急,心下讚歎他沉得住氣,只說:“恐怕這幾日事情就要有個眉目了。沈王那裡……二爺還是要小心些,恐怕路子有些難走。”

顧蘩秋不缺那些銀子,他相信別人也是。

“大誠號”之所以與眾不同,完全是因為這幾年來底下興辦起來的票號。

大誠號實力雄厚,資本富餘,漸漸便做起了專營匯兌的行當來。

這點也不止他一個人注意到了,大誠號相當於在全國建起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網子來,此後能獲利的銀錢只是一部分原因。他可以透過這個來做很多事情。

而沈王,從小出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