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日之星,所以媒體還是願意拿出一定的篇幅來報道。所以孫平將金瑋佳放到青年組,其實也是希望能被媒體報道的。畢竟校長有所求,自己還是得妥協。
等了大概半小時,終於是金瑋佳上臺演奏了。孫平看了下金瑋佳的衣服,略微皺了下眉頭。鋼琴賽一般都要求男生穿正裝演奏,因此三件套西服是免不了的。但是西服這玩意畢竟是舶來品,大部分的東方男性都很難穿得好看。尤其是一些還沒發育成熟的男孩子,穿西服就顯得更加滑稽了。
雖然金媽媽幫金瑋佳挑了最好的西服,但是版型和款式實在不適合金瑋佳,原本應該貼身修型的西服在金瑋佳身上有些鬆鬆垮垮。因此金瑋佳登臺的時候,有個評委微微地皺了下眉毛。沒辦法,很多人還是將鋼琴演奏視為一種極其高雅的藝術活動,因此對於這種不修邊幅的演奏家,很多人其實是排斥的。不過好在金瑋佳的演奏技巧實在是超出平均水平很多,因此評委們還是讓他順利晉級複賽了。
但是金瑋佳一下臺,孫平就帶著他去換西裝了。金瑋佳的西裝採用的美式風格,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西服風格。由於美國人的隨性風格,因此原本應該是正裝風的西裝在美國漸漸成了很休閒的一種服飾。這種西裝很難讓人產生一種高雅或挺拔的感覺,相反你一穿美式西服就會立刻讓人覺得這人是一個類似會計師之類的無聊之人。
真正的西服是屬於歐洲的,不過歐洲的西服也分為英式和意式。英式西服講究修身,因為英式西服其實結合了軍裝的風格,所以英式西裝的用色保守,但是給人一種詹姆士邦德的感覺。意式西服講究貼身,對身材的要求非常高,再加上義大利人的熱情,所以意式西服的顏色那是豐富多彩的。孫平自己都有一件糖果粉紅色的西服,騷包得不得了。
孫平當然不希望金瑋佳走這種花花公子的路線,故而還是選擇英式西服的風格。畢竟意式西服需要身材去撐衣服,而金瑋佳這種還在青春期的大孩子穿意式西服感覺就像偷穿爸爸衣服一樣可笑,反倒是英式西服這種修身款比較好。
不過好的英式西服都在薩維街,人家極少開什麼連鎖店的。不過好在英式風格的西服店還是有的,孫平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可提供修改的西服店。找到一件適合金瑋佳的三件套之後,孫平就要求店員加班進行修改,以便更適合金瑋佳。幸虧直接晉級複賽的選手是有一天休息的,因而孫平倒是不擔心衣服出不來。
複賽和初賽的規則不一樣,首先是評委增加到了七人;其次不再是投票制,而是七人打分,最後按總分排名晉級;最後選手演奏的曲目也有變化,選手需要演奏兩輪,第一輪是規定曲目,每個選手將從組委會選擇的曲目中抽取自己需要演奏的規定曲目,第二輪則是自由演奏,由選手自行選擇曲目演奏。和初賽那種簡單粗暴比較起來,複賽就立刻正規起來了。
不過也是,初賽每組都有千餘人參賽,但是複賽愣是將名額控制在幾十人以內。至於有沒有遺珠之憾,那是肯定有的。孫平不會傻到去質問比賽是不是公平,畢竟這個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複賽選擇了青年組作為開場,然後是少年組和兒童組,最後才是正賽組。這樣避免媒體報道完就跑,也讓觀眾們不至於對少年組和兒童組不聞不問。
金瑋佳的西服果然合身,而且西服的那種挺身風格也體現出來了。原本有些羸弱的金瑋佳被西服一修飾,倒是有點藝術家的風格了。在金瑋佳上臺之前,大概也有十幾個人演奏了,孫平聽了下,金瑋佳果然還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
果然在規定曲目彈奏完之後,評委老師都非常滿意地露出微笑來了。在正賽組裡,評委老師都是不苟言笑的。但是在其他組別裡,評委們都樂於微笑鼓勵年輕人在鋼琴的世界裡繼續走下去。看到那麼多評委老師的微笑,孫平就知道金瑋佳只要不在自選曲目裡抽風,就覺得是高分晉級的。而事實上也是如此,金瑋佳以複賽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決賽。
至於孫平,孫平保留了自己的實力,以複賽第三名的成績晉級。決賽只有十個名額,正賽組倒是不擔心了,因為進入決賽就一定能進入柴可夫斯基鋼琴賽,所謂的決賽就基本是大家的表演賽了。但是對於其他組別來說,只有前五名才能晉級,所以還有一番龍爭虎鬥。不過複賽第一名的金瑋佳自然不會在決賽掉鏈子,依舊是第一名拿到了柴可夫斯基鋼琴賽的入場券。
孫平對自己和金瑋佳能拿到柴可夫斯基鋼琴賽的入場券一點都不懷疑,但是糜文柏校長卻是非常高興地將比賽成績和賽事照片發回了四中的宣傳部,四中現在太需要這樣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