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邱真也為唐寅提出三條應對之策,完全是針對高單的計謀而定。
上官元讓奉命南下,所路過的郡縣固然都是寧地,但沒有人能擋得住他。他還未到月門關,便和奉命北上的平原軍和三水軍碰了個正著。
這段時間,月門關的戰事也發生不小的變化。
莫國大將軍李進採納梁啟給他出的主意,派兵繞路北上,想繞到月門關的背後,截斷它的補給。連戈有提醒李進,讓他別輕舉妄動,如果這
麼簡單就斷了月門關的補給線,他梁啟為何不這麼幹?還駐紮在月門關外做什麼?
可李進有他自己的解釋,他認為梁啟一是不想參戰,怕讓麾下出現傷亡,其二,他根本就是在看己方的笑話,看己方的數十萬大軍是如何被區區一座月門關截住的。最終,李進也未聽連戈的勸阻,派出兩萬精兵,秘密繞路北上。
結果,他派出的這支精兵還沒繞到月門關的背後呢,就陷入長孫淵宏事先佈置好的埋伏,這一戰,兩萬莫軍被打的措手不及,暈頭轉向,幾乎全軍覆沒,只逃回數百殘兵敗將,這一下,李進的眼睛也長長的,果然,連戈的顧慮沒有錯,梁啟給自己出的就是個餿主意。
但主動找上樑啟的是他,主動用梁啟之計的也是他,這個啞巴虧他也只能認了,同時,他對長孫淵宏的顧慮又加深三分。
有長孫淵宏在,月門關根本打不下來,己方要想北上,只有一條路,繞過月門關,去與風軍匯合,走風軍的路線。
他自己可不敢改變進軍的路線,只能上書給莫王邵方,請邵方定奪。
邵方的回覆也很快,直接把他的提議駁回了,並勒令他必須奪下月門關,全殲長孫淵宏一部,絕不能去向風軍示弱,讓風人看莫人的笑話。
看到這樣的回覆,李進除了苦笑還是苦笑,大王坐鎮國內,哪知前線的艱難,長孫淵宏的武力不在連戈、向問之下,用兵更是如神,己方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算計之中,這仗還怎麼打?
攻佔月門關、全殲長孫淵宏一部,談何容易啊!
經過兩次戰鬥,李進的信心快被長孫淵宏打沒了,接下來的幾天,莫軍又是天天對月門關展開強勢猛攻,可是越打李進的信心越弱,強攻月門關實在太難了,別說殺到關下,即便是想衝上山都困難,這麼耗下去,己方的全軍都得被寧軍殺光。
強攻幾天沒有任何的成效,李進也乾脆不攻了,一邊休整全軍,一邊和山上的寧軍耗。
數曰後,倒是風軍有了動靜,先是平原軍和三水軍會合一處,而後,兩軍繞路北上。風莫兩國是盟國,兩軍是聯軍,風軍在行動時,按照規矩還是有派出將領去往莫營,告之李進己方的動向和目的。
風將給出的解釋是:寧軍曰見衰弱,怕寧軍北逃,故風軍要繞到月門關的背後,斬斷寧軍的歸路。
李進聽完,鼻子都差點氣歪了,風軍是用哪隻眼睛看出寧軍曰漸衰弱的?關內的寧軍明明都生龍活虎似的,怎麼可能會北逃?風軍不幫忙也就罷了,還淨給自己添亂。
對於風軍的北上,李進也沒太往心裡去。
作為盟友的李進不知道風軍的真實目的,而作為敵人的長孫淵宏卻很明白。
早在風軍接到唐寅的調令之前,長孫淵宏就已經接到寧王嚴初讓他班師回都的調令,而且調令中措詞嚴厲,完全不給長孫淵宏迴旋的餘地,好象他要是故意不肯回都,嚴初就能把他活剝生吞似的。
對這樣的口氣,長孫淵宏的心裡不爽到了極點,而且戰事打到現在,哪是他想走就能走得了的?莫軍又不是木頭,一旦他離開北上,難道莫軍不會隨後追殺嗎?
莫國騎兵,向來驍勇善戰,而且戰術多變詭異,神鬼莫測,己方將士是即跑不過人家,在平地上又打不過人家,若是放棄天險的城防,己方大軍就等於是在自尋死路。
嚴初的調令在長孫淵宏眼中,完全是個愚蠢至極的笑話。
長孫淵宏接到調令之後,差點當場就做出回絕,但冷靜一考慮,還是算了,如果做出回絕,太駁大王的面子,自己不聽也就是了。
所以,嚴初的調令是比唐寅調令先到的,而長孫淵宏並沒有按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