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黃鶯般的聲音啊,各種讓德妃越來越吸引人的東西,幾乎能打造出世上最美的女人。
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康熙怎麼可能放著德妃那種尤物不理?而有了機會接觸,德妃就會有機會刷好感度。蘇雪雲現在就是要讓德妃那些吸引人的東西對康熙失效,一個清心寡慾的人,看到尤物又怎麼樣?照樣不會動心。
蘇雪雲對康熙本身的自制力可沒什麼信心,雖然在現代的時候常聽說康熙是千古一帝,多麼多麼睿智,與之對比的乾隆就是腦殘,花心大蘿蔔。但她卻不那麼覺得,歷史怎麼樣,後人怎麼知道真假?但有些事看證據倒是能看出來,乾隆花心,可活了89歲一共才27個孩子,康熙呢?活了69歲就有55個孩子!這數量在整個歷史長流中都能排第三了,這可真是政務繁忙也不耽誤生孩子啊!
所以蘇雪雲覺得德妃在小說裡最終能ding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德妃變成了絕色美人。不然就算康熙要遊遍江山也不可能帶德妃這個年紀的啊,現在蘇雪雲斷了德妃色|誘這條路也算是給她添堵了,而且康熙清心寡慾就會更理智,更理智就不容易被德妃忽悠了,很好。
蘇雪雲病好了,開始在後宮正常走動,接受眾妃的請安,再帶她們去給皇太后請安。皇太后不管事,也不耐煩應酬,所以讓她隔幾日才去一次,倒是也不麻煩。剛好康熙那邊收了惠妃的宮權,這次直接讓三妃把宮權都交回給蘇雪雲了,皇后統攝六宮才是正理,康熙在這一點上從來不糊塗,雖然他已經開始忌憚佟家,但明面上該給蘇雪雲的體面丁點都不少。
蘇雪雲接手宮務第一件事就是把德妃埋得最深的幾個釘子給清了,還尋了由頭調換一些宮人,將德妃那些在御膳房等重要地方的釘子都給換去空曠的院子灑掃去了,等同於廢了德妃一半勢力<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有小說裡的各個事件提到的人名,這件事做起來簡直得心應手。
她整頓後宮的理由也很足,這段日子後宮發生不少事,明顯是管後宮的人沒管好,現在她收回宮權,身為皇后當然要好好整頓一番。連康熙也隱隱懷念過去宜蘭掌權那幾年,後宮風平浪靜,孩子也一個接一個降生,平和的很,他自然不會反對。在蘇雪雲整頓好後宮,一切看上去恢復平靜之後,德妃本該養好的身子卻忽然又虛弱了。
“叮!避開宮妃暗算,保住後宮勢力,任務失敗!且勢力大幅度縮減,在後宮威信再度下降,能量不足,冰肌玉骨丹消失。本次懲罰,健康度下降10%。”
德妃本就臉色不好,現在更是蒼白的不行,她抓起手邊的杯子狠狠摔到牆上,咬牙切齒的低吼,“佟佳宜蘭!我一定要讓你生不如死!”
蘇雪雲清理德妃勢力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間將佟家準備的幾個心腹調到了自己和胤禛身邊。其他得用的人雖然都是在宮裡選的,但她修仙有靈力,靈性十足,可以隱隱感覺到旁人的善意和惡意,藉此來挑選宮人,一挑一個準,就算能力不出挑,也不可能背叛她。
如此,承乾宮和胤禛周圍便如鐵桶一般,一根針都插不進了。
等德妃留意到胤禛,才發現她竟已失去了對承乾宮和胤禛的掌控,埋下的那些釘子居然全沒了。想到蘇雪雲活下來之後的謹慎,德妃不禁變了臉色,如果蘇雪雲不再容易對付,那她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奪得後位?
在蘇雪雲漸漸熟悉這座皇宮的時候,康熙也沒閒著,他一直在調查明珠和胤褆。德妃之所以選擇嫁禍給惠妃可是精挑細選的,胤褆確實有爭儲的心,明珠也確實在支援胤褆和太子打擂臺,只不過康熙春秋鼎盛,他們做的都不明顯,都還很聽康熙的話。
但康熙一旦起了疑心,對他們的信任便減了又減,雖然查到他們並無謀反之意,但心裡已經對胤褆起了隔閡,不再親近。至於明珠,到底只是個大臣,什麼時候收拾都成,既然沒謀反,那他還要留著明珠和索額圖在朝堂上打擂臺,暫時便只是敲打一二就算了。倒是對胤褆,他不再表現出讚賞之意,頗有些替太子打壓胤褆之意,不讓胤褆接觸到什麼實質的權力。在後宮更是不再去惠妃那裡,惠妃徹底的失寵了。
相比這些溫和隱晦的手段來說,內務府包衣世家就不那麼美妙了。德妃當初斷尾求生,自以為做的非常妙,卻意外讓康熙注意到了包衣世家的弊端。
德妃用利益和生命威脅一個包衣小家族去犧牲,去誣陷惠妃,卻讓康熙從小想到大,開始調查各個包衣世家。這一查才發現那些個包衣世家全都富得流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