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特拉姆共和國建立於上個世紀的50年代,原本是作為公雞國在大草原洲最重要的一個殖民地。
所謂殖民地,就是不論民族和習俗,畫到圈裡的都算是自己的地盤,也不管這地方原本的歷史情況是怎樣,用令人無法抗拒的粗暴武力直接將幾個不情不願的民族捏在了一起。
殖民者當然不考慮原住民的願不願意。對於他們來說,不願意反而是更合適的,這樣才能製造種族紛爭和衝突,讓這些民族的元氣都消耗在內鬥上。
然後,他們就可以大大方方的攫取利益,而不需要擔憂會不會有一個強大的政權對他們造成阻礙。
馬斯特拉姆就是這樣一個已經被攪得極其混亂的地方。
在公雞國的軍隊到來之前,這片土地遊蕩著大大小小20幾個遊牧部族。
也許從歷史上說他們都是來自同一個民族,但是隨著宗教和政權的更迭,這些部落已經變得涇渭分明,更因為土地毗鄰山區荒漠氣候乾燥,幾個部族長期因為水源和食物的問題相互攻擊,彼此之間也算是結下了大大的世仇。
這樣複雜的狀況,並不是時間流逝和戰爭損耗就能消弭的。
伴隨著征服和殺戮遺留下來的只有政治和仇恨,當馬斯特拉姆共和國成立的時候,這個地區依舊存在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部族,其中最大的三個部落信仰各自不同,可規模卻是幾乎是勢均力敵。
公雞國在的時候,幾方勢力迫於武力壓制還算是能和平相處,可隨著二戰以後大草原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全面開花,以及宗主國公雞陷入戰後的經濟蕭條,這樣的控制力開始迅速被不斷削弱,馬斯特拉姆共和國也在適當的時候擺脫殖民統治,宣佈成立獨立的共和國。
第一任總統,是公雞國時代的大商人蘇布。
身為北大草原洲最有錢的土豪之一,蘇布及其家族在總統的位置上足足待了20個年頭,才因為一場軍事政變而被迫流亡海外,而主導軍事政變的少將軍官哈奇姆成為了馬斯特拉姆新的主人。
哈奇姆軍人出身,脾氣說一不二,統治的手腕和方法也和軍隊一脈相承。
在壓制了國內的反對派之後,哈奇姆很快就完成了對國內勢力的梳理,其家族也接手了馬斯特拉姆政治經濟民生的各個命脈。
身為一個資源豐富國家的鐵腕統治者,哈奇姆的底氣那是相當的足。他很快就驅逐了公雞國在馬斯特拉姆的原有勢力,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在各個重要的位置上,而軍隊則是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這樣一來,哈奇姆的控制力比起蘇布可是強了不少,西方世界很快發現,他根本就不是能夠輕易控制的人物,愛出風頭獨樹一幟的性格不但沒有得到某些政治勢力的欣賞,反而一直被大西洋洲的國家各種非議,成為大草原洲最大的一個刺頭。
四十年之後,鐵腕統治終於不再能夠完全掌控馬斯特拉姆,而家族的混亂和政治紛爭,也讓哈奇姆的鐵桶一樣的權力出現了裂縫。
首先是馬斯特拉姆的鄰國巴哈尼亞忽然發生動盪,這個被某些勢力比喻為鮮花盛開的國家,這一次卻成為了一根迅速燃燒的導火線,在大草原洲引發了一連串的政權更迭。
金字塔國、黃駱駝國的總統相繼下臺,曾經的鐵血強人下場淒涼,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
周邊國家發生這樣的大事,說不影響馬斯特拉姆那是不可能的。
這裡原本是大草原洲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就算只賣地下的石油和礦藏,其每年的收入也絕對不比狗大戶少。
然而,馬斯特拉姆個人口還不到1000萬,雖然地下遍地都是寶貝,但民眾卻沒有像他們的鄰國狗大戶一樣過上好日子。
哈奇姆利用家族控制了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方面沒什麼建樹,卻將大部分的建設專案承包給了外籍企業,導致馬斯特拉姆湧入大量勞工,而本國公民卻得不到工作崗位。
最要命的,是馬斯特拉姆原本就複雜的宗教和民族關係。
一個被強行捏起來的國家,就算是有強力的鐵腕統治,可是原本就存在宿怨的部族們也完全沒有任何歸屬感。
尤其是哈奇姆對自己的家鄉過分慷慨,而對其他種族的聚居地卻吝於投入,導致國內產生了巨大的經濟落差。
繁榮的地方儼然就摩登都市,而出了這個範圍,看到的則是近乎原始的荒地和稀稀拉拉的村落,有的甚至連條像樣的土路都找不到。
馬斯特拉姆流亡在外的反對派沒有一天不想回來,再加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