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五章147 紅樓七

王夫人沒有告訴薛姨媽實話,只說自己被人綁架了,榮國府的人沒有找到自己以為自己死了,結果給她辦了葬禮,而她再也回不去榮國府了。不過她的運氣好,被賈樞救了,認做母親。賈樞年少有為,家庭富裕,現在的生活不比榮國府差。對於此遭遇,薛姨媽先是同情既而為王夫人慶幸不已,對賈樞也的印象頗好。

王夫人得了薛姨媽的話得意不已,視線落到薛姨媽身後的兩個孩子身上。

“妹妹,這就是蟠兒和寶釵了吧?”

“是啊。你們兩個,趕緊過來見過姨媽。”薛姨媽得意地將一雙兒女推到王夫人面前。

薛蟠只有十一二歲,但那身材比普通十一二的孩子的身材壯多了,白百胖胖的,唇紅齒白,看起來很是喜慶可愛,還沒有以後呆霸王的蠢樣。薛寶釵*歲年紀,長得圓潤秀美,舉止大氣從容,讓王夫人很是喜歡。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王夫人高興的拿出兩塊玉配分給兩個孩子做見面禮。

“這兩塊暖玉是你們樞哥哥偶然間得到的,就送給你們吧。一定要隨身佩帶,對身體有好處。”

“暖玉?”薛家三人都吃了一驚,他們都明白以王夫人的身份不會拿出一般意義上的暖玉,而是那種佩帶在身上就能夠保持問題帶給人溫暖的極品玉石。而這種暖玉可是極為稀少且珍貴無比,連他們薛家這樣的大富之家都沒有得到過暖玉,王夫人卻拿出來送人。看來她新收的餓兒子的家底比薛家還豐厚。薛姨媽忍不住羨慕自家姐姐的好運氣。嫁人嫁入國公府;生的兒子女兒個個不凡,大兒子是探花郎,小兒子更上銜玉而生。天生造化不凡;被人綁架了,還能被人所救,認下一個有錢有為的兒子,這運氣,逆天了!讓人羨慕嫉妒恨。也就自己是她親妹妹,否則真不想認識她!

“謝謝姨媽<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兩個孩子接過暖玉,入水只覺得光滑細膩。溫潤如脂給人的感覺就有一股溫暖之感。兩個孩子都是識貨的。立刻將暖玉佩帶了起來。

薛姨媽原本準備了一塊玉佩給賈樞做見面禮,但與王夫人送出來的暖玉一比,根本不夠看。薛姨媽趕緊將玉佩塞進袖子裡。一時卻想不到送賈樞什麼好。薛寶釵發現了母親的尷尬,輕笑道:“母親,你讓我給表哥準備的見面禮,我已經準備好了。這就去拿過來。”

“是哦,你快去。我先帶你姨媽和表哥進屋子裡面喝茶。”薛姨媽得女兒解圍。亦笑呵呵地道,尷尬消失了。

“姐姐,我們進去休息,這一路上你們也累了吧。”薛姨媽領著王夫人朝自己的院子走。薛蟠走在其後面。歪著腦袋打量賈樞。

賈樞對著其微微一笑,現在想想薛蟠的本性不壞,做出那樣的錯事。都是被姨媽寵壞了。現在還來得及,以後就好好教育這小子吧。

薛蟠打了個寒戰。雖然表哥笑起來很好看很和藹,為什麼他竟然覺得可怕?

一行人入座後正喝著茶,薛寶釵抱著一個木盒子走了進來。

“兒啊,快把禮物送給你表哥。”薛夫人趕緊對女兒道。

賈樞接過盒子,開啟一看,裡面是一塊歙硯。

歙硯,全稱歙州硯,華夏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齊名。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歙硯馳名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據宋人洪景伯《歙硯譜》記載,唐開元年間,歙州獵戶葉氏逐獸至長城裡,見到山溪裡,疊石如城,瑩潔可愛,攜歸成硯,由此歙硯始聞天下。唐元和年間,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在《論硯》一文中已把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列為全國四大名硯。唐鹹通年間,文學家李山甫有贊歙硯詩:“追琢他山石,方圓一勺深,抱才唯守墨,求用每虛心。波浪因紋起,塵埃為廢侵,憑君更研究,何帝值千金”。

盒子裡的這塊硯臺為抄手硯,紋理如絲綢般旖旎,形如羅裙綺麗,飄散不定,正是給人一種晶瑩、素雅之美米芾曾提到過的羅紋硯。硯臺底部刻著“洞天清祿”四個字。賈樞忍不住色變:“這是趙希鵠所用過的硯臺?”

薛寶釵稍顯得意地笑了:“正是呢!”

趙希鵠,南宋人,著有《洞天清祿集》和《調燮類編》。《洞天清祿集》中有許多對硯臺的評訴說,如:“歙硯紋理有羅紋刷絲、金、銀刷絲三品”、“眉子如甲痕,或如蠶大”等。後紀曉嵐編《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其中。趙希鵠留下關於古物收藏的經典名段:“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