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朔雪:“可他現在對襄兒也很好,比起別人來,很是與眾不同。現在襄兒年紀小,他不會喜歡襄兒,等到襄兒年紀大了,他覺得襄兒比我更好,是不是會移情別戀呢?”
“應該不會吧?”郭蓮不確定了,“要不我幫你探探何足道?”
趙朔雪:“隨便你!你管好你的那些下人,這幾天,我不想見到何足道。”
郭蓮應了一聲,接下來幾天就一直觀察何足道對郭襄的態度,她發現何足道果然對郭襄不一般,但應該是欣賞居多再加上一些對小輩的喜歡,至於男女之情就沒有了。
郭蓮直接找上何足道,詢問他對趙朔雪和郭襄的看法。
何足道一愣:“為什麼這麼問?”
郭蓮道:“朔雪覺得你對襄兒不一般,而且你和襄兒更有共同語言,認為襄兒再大一點兒的話,你喜歡的人應該是襄兒<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何足道哭笑不得:“所以,這是朔雪不接受我的原因?”
郭蓮:“我想是的。”
何足道皺眉:“朔雪想多了,我雖然欣賞郭襄,同她談得來,但也只是把她當做朋友,我清楚自己喜愛的人是朔雪,也只有朔雪。雖然她的文才不如郭襄,但我就是喜歡她,從第一眼見到她開始。她的身影早已經刻在了我的心上,任何女人也替代不了。”
郭蓮舒了口氣:“太好了,朔雪應該不會再躲著你了。每次看到她一個人,我就為她心疼,希望你以後好好對她。”
何足道:“放心,此生此世。我只對朔雪一個人好。以後,我也會注意跟郭襄保持距離。”
郭蓮高興了,開開心心地跑去告訴趙朔雪何足道的堅定心意。趙朔雪茫然了好長一會兒,終於決定給何足道一個機會。
“現在,你可以把你那點兒小愧疚收起來了。”
郭蓮吃了一驚:“你,你都知道啊?”
趙朔雪微微一笑:“是啊,我知道!我覺得跟比沒必要。”
經歷過最先一世和鬼魂一世。看過楊過與小龍女生死不移。看過楊過與郭蓮恩愛情深,她傻了才會喜歡楊過。否則她和楊過青梅竹馬,早就下手了。哪還會有郭蓮的機會?
趙朔雪解開心結,開始享受何足道的追求了,可是沒多久,楊過就找上何足道。楊過與趙朔雪一起長大。將趙朔雪當做自己的親妹妹。現在妹妹要被別的男人勾走了,做大哥的當然要幫妹妹把把關。於是。何三聖慘了,從武功到文學,他被完虐,再也不敢自稱“三聖”了。哪一樣都比不過人家啊!
劍術?何足道只在楊過手上堅持走了五十招。讓以西域第一高手自居的何足道鬱卒不已,終於理解了何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楊過將獨孤求敗“利劍無意。軟劍無常,重劍無鋒。木劍無滯,無劍無式”的思想告訴何足道後,他簡直驚為天人,甚為可惜前輩高人已絲,決定有時間就去獨孤求敗的墓前祭拜。
下棋?楊過很不厚道地將無崖子考驗徒弟的珍瓏棋局擺了出來。珍瓏棋局幾十年來無人能破,連慕容復、段延慶、段譽這些或聰明或有大智若愚的人都破不了,可見其有多玄妙。何足道研究了三天三夜,陷入幻境之中,差點兒走火入魔,雖然及時被楊過制止了,但還是受了輕微的內傷——這裡說一句,黃藥師也研究了這珍瓏棋局,同樣沒有破開。
琴?兩個人各自彈一段琴曲,讓擔任裁判的黃藥師評判。
楊過彈了一首《韋編三絕》。《韋編三絕》是由孔子的故事演變而來。《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讀《易》,韋編三絕。
孔子晚年開始讀《易》,對其內容、要點、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後,又給弟子講解,不知翻閱了多少遍,把串連竹簡的熟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多次。《韋編三絕》,不論文字還是琴曲,都是對夫子一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一種呈現,更是勉勵鞭策後人契入聖賢心境的絕佳教材。《韋編三絕》為琴曲之珍品,乾坤定位、陰陽清朗、剛柔相濟、天人合一,琴音飄然灑脫,若有若無,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德音雅樂,曲短境深;涵容攝遠,意猶未盡;學聖希賢,此曲臻境;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夫子之風,山高水長。聽的人全部迷醉其中。
何足道深吸一口氣,雙手撫上琴絃<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聽過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