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只猜測著那些人應該是時候打發人來問,秦墨就一早派小桃在那門口等起。
看那臺階下有鄉下莊子上的人要來。
每次那些人走到店門口,便有秦墨寫出來的一列單子,給了之後,又細細囑咐,什麼時候用肥,什麼時候追肥,有培土的肥,也有灌育的肥。
但是這些都是綠肥。
因為那些人已經有了第一年的經驗,今年便秦墨不說,自己家裡便把肥料給培育好了。
種小麥,做秧苗,種紅薯,栽棉花。
這一年種莊稼又給熱熱鬧鬧的忙起來…
而四月初,秦墨就僱傭了不少的勞工,把秦家的那塊地給開鑿出來,卻是什麼植物不種,只是種蘆薈。
因為這方圓幾百裡,只有赤水村和相鄰的一兩個村裡生長這東西,主要是生長在半坡上,而這又是恰好因為這赤水村的地裡位置,坡面,從地理角度說,這是背靠著的一面大山,大山是西北—東南走向,因為長年風向的影響,就有了這迎風坡和背風坡,迎風坡降雨量多,自然是植被生長的好,植物蔥蔥郁郁,而背風坡,雨水少,因為是高山,巍峨磅礴,從山頂的帶下來的水氣,使得半山有灌木植被,頂上還有參天大樹,而這山腳,長年雨水沒一滴,乾旱非常,便長了蘆薈這一耐旱的植物。
而如今人工引水成功,儼然是解決了村民的長期飲水和農田灌溉問題。
山腳的氣流可能也會稍微受到影響,但是蘆薈這種生物卻不會因此而磨滅的。
之前陳剛從村裡拉來的蘆薈,一般都是從他們田邊,和山腳割下來的,然後運載到城裡,因為秦墨那裡的需求量不高,饒是這樣採集原材料也不會過於高調,可是因為現在店鋪要擴充。
也是為了便於原材料的集中採集,所以秦墨便叫那陳剛,自己去僱傭幾個勞力,便把自家那半畝地,加上那後山,用竹籬隔開,集中用於來種蘆薈…
而陳剛一向也是對秦墨的計劃都是全力貫徹執行的。
只要秦墨一吩咐,他就會聽。
修建專門的蘆薈養殖基地的計劃,已經在秦墨計劃中實行,最終要達成…
而要把種植蘆薈的整個地域擴充起來,那赤水村的村民不少,自然不少人的會感覺到困惑。
這秦家又是在要做什麼呢…
秦墨現在已經是大人物的事兒,全村都知道,也是人人聽著這名字多少會敬畏。
卻也不會,也不敢幹涉這秦家的事兒。
秦家大張旗鼓的將自家後面的那塊山也封了,鄉里的里長也不管。
那地也圍了起來…
秦墨家的地,和田,秦墨又出錢買了隔壁鄰居的兩塊坡地,隨後這整個大型的蘆薈種植基地就如火如荼的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