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以前,面對眼下這樣的困局,李烈或許真就不打了。
而現在的李烈,已經完全紅了眼,他苦心栽培的大兒子死了,他怎麼可能就這麼灰頭土臉的離開?
李烈咬牙切齒地說道:“沈放也只有區區三萬兵馬而已,我方可還有十萬大軍,擊潰沈放,絕非難事!”
“陛下——”
“誰都不要再說了!我與李餘,不共戴天,此戰,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李烈現在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
他已經不在乎己方將士是不是疲憊不堪,是不是士氣崩潰,更不在乎隨時可能趕到南關嶺的京師軍主力。
他現在一心只想著擊敗沈放,擊殺李餘,一舉奠定自己謀得天下的大業。
在李烈的堅持下,燕軍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山頂發起攻勢。
但這次京師軍的騎兵沒有再衝殺下來。
山頂的京師軍已趁著這段時間,又收集到不少的石頭。
人們繼續用石頭防守,砸擊進攻的燕軍。
雙方的戰鬥又恢復到以前的攻頂戰,一方是居高臨下,一方是由下而上。
兩邊這一打,就是好幾個時辰,從天黑打到天亮。
燕軍還未能攻上山頂,反倒是在燕軍的背後,行來一支規模好大的京師軍。
如果站在高處觀察這支京師軍的話,便會看到他們的規模之浩大。
大軍行進時,好似一面巨大到可以覆蓋整個地面的移動地毯。
那當真是人山人海,無邊無沿,扯地連天,彷彿能吞噬一切。
前面的軍兵方陣已經快要接近燕軍的大營,而隊伍的尾巴在哪裡,即便跑出十數里開外都看不到盡頭。
整個陣營中,旗幟招展,繡帶飛揚,將士們盔明甲亮,氣勢如虹。
這支京師軍,正是以高屠和秦勝英為首的二十萬援軍。
早已沒剩下多少人防守燕軍大營,被二十萬的京師軍在一走一過之間所淹沒。
二十萬大軍並沒有再燕軍大營裡停下來,而是繼續向前推進,直奔李烈所在的燕軍主力。
面對二十萬眾的京師軍,李烈完全沒在怕的。
他環視周圍的眾將官,聲音洪亮地大聲說道:“諸位將軍,隨我迎敵!區區二十萬賊軍,又能奈我何?”
李烈的信心十足可不是裝出來的。
他的確是有傲人的資本。
他親身經歷過的,以寡敵眾的戰例,不知有多少。
當年跟著老爹造反的初期,他在秦州帶著數千將士,便大敗數萬齊軍。
後來在晉州,他更是率領不到兩萬的周軍,主動迎擊二十萬眾的齊軍,結果大敗齊軍,一戰成名。
所以此時李烈對面二十萬趕過來的京師軍援兵,他的確能做到面不改色,且毫無懼意。
他的主動求戰,是真的有這樣的底氣。
只是,李烈也忽視了一點。
他現在面對著的,可不是行將就木的大齊朝廷,更不是軍紀渙散,形同一盤散沙的大齊兵馬。
而是戰力強悍、訓練有素的京師軍。
還是有百戰將軍美譽的高屠、秦勝英率領的京師軍。
高屠、秦勝英統帥的二十萬大軍,與李烈統帥的不到五萬的燕軍,於南關嶺的南面山腳下,拉開架勢,大戰一觸即發。
燕軍表現出來的硬氣,讓高屠和秦勝英也頗感意外。
對方非但未跑,反而還拉開架勢,要與己方決一死戰。
好像此時坐擁二十萬兵馬的是燕軍,而不是己方。
騎在馬上,舉目眺望對面的高屠,對身邊的秦勝英說道:“夫人,李烈該不會是吃錯藥了吧?他以為區區五萬精疲力竭、強弩之末的兵馬,能抵擋得住我軍二十萬將士?”
私下裡,尤其是與親近的人說話,高屠口吃的毛病並不嚴重,說起話來也很正常。
秦勝英聳了聳肩,說道:“我聽說,李楷已被秦嬰所殺。”
高屠搖頭而笑。
久經沙場的李烈,還不至於因為一個兒子的死,就犯下這樣的糊塗吧?
他說道:“我以為,還是先禮後兵為好,夫人以為如何?”
秦勝英沒有意見,向高屠點下頭。
高屠叫過來一名能說會道的謀士,讓他去往對面的燕軍陣營,向李烈勸降。
在高屠看來,這場戰事,雙方的戰力相差太懸殊,根本沒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