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餘已經下定決心,眾人沒有二話,齊聲應是。
接下來,李餘讓張泓代筆,幫自己寫幾封書信。
他自己則和孟獠、明昭、奚卓等人商議對陣奚瑜軍的戰術。
這一戰,能不能打得贏,李餘的心裡完全沒底。
他讓張泓代筆的書信,一封是寫給老爹李惠的,另外幾封,則是些給諸王的。
書信的內容,基本一致,就是請求援軍。
他向李惠請要京師軍的支援,向諸王請要他們在各州封地府軍的支援。
李餘必須得給平昌郡留個後手。
萬一自己打輸了,平昌郡起碼還有可能得到京師軍和諸王兵馬的增援。
當然了,京師軍會不會來援,諸王會不會派出各自的府兵前來援助平昌郡,李餘也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
但以現在這般危急的局勢,他也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了。
盡人事,聽天命吧!
李餘與孟獠等人制定出作戰的計劃。
此戰,他們兵分三路。
一萬的京師軍步兵為一路,兩千的京師軍騎兵為一路,奚卓的三千部眾為一路。
開戰時,一萬京師軍作為主力,與梟軍做正面對抗。
另外的兩路兵馬,則埋伏在戰場的左右兩側。
等到雙方戰至膠著狀態時,兩路兵馬再突然殺出,直插梟軍的兩肋。
如此一來,梟軍必然大亂。
此戰,己方可勝。
這個戰術,最為關健,也最為危險的是,做正面交鋒的那一萬京師軍。
他們必須得在正面硬抗住梟陽軍的兇猛攻勢,將戰事拖至成僵持。
只有這樣,埋伏的兩路兵馬突然殺出,才能起到奇效。
倘若這一萬京師軍被人家一擊即潰,讓敵軍形成全面碾壓之勢,那麼,埋伏的那兩路兵馬也就失去了意義。
由誰來率領一萬京師軍主力,又由誰來率領兩千京師軍騎兵,眾人有了分歧。
孟獠認為,應由自己指揮主力軍,李餘應去指揮騎兵。
不是孟獠貪功,貪兵權,而是己方主力這邊,實在太過危險。
以一萬人,硬頂梟陽軍兩萬餘眾,隨時都有全面崩盤的可能。
作為軍中主將,敵軍優先攻擊的目標,也隨時可能喪命。
不過,李餘沒有退讓,堅持由自己指揮主力軍,讓孟獠去統帥騎兵。
兩個各不相讓,爭論到最後,李餘說道:“我是親王,由我在,軍中將士計程車氣至少不會垮掉,不管面臨多麼不利的局面,起碼還有一戰之力。”
說到這裡,李餘看向孟獠。
你呢?
你一個邊軍將領,你認為,你在京師軍中能擁有和我一樣的威望嗎?
京師軍的將士,會為了你,去和梟陽人拼死一搏嗎?
不是李餘故意拿身份壓孟獠,實際的情況就是如此!
孟獠低垂下頭,小聲說道:“微臣不是要和殿下爭……”
“我知道。”
李餘道:“蒙將軍是想保護我。”
孟獠聲音有些哽咽地說道:“此戰兇險,殿下,大可以不用去冒這個險。”
李餘說道:“是啊!不過,我若是留在京城,豈不更加安全?”
他環視在場眾人,說道:“這些京師軍將士,是我把他們從京城帶到的平昌郡,現在大戰在即,我不能扔下他們,自己躲在一邊。”
這既不道德!
又毫無責任感。
李餘的話,讓在場眾人皆為之動容。
眾指揮使齊齊插手施禮,異口同聲道:“微臣願追隨殿下,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李餘身邊的人越聚越多,不是沒有原因的。
皇子的身份只是一方面。
最為關鍵的一點,還是因為他具備在旁人身上不常見的人格魅力。
他做事看似荒誕不經,但卻重情重義。
他看似時常不安常理出牌,但卻極有擔當。
跟隨像李餘這樣的人,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感到安心,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當晚,李餘有些睡不著覺。
他從房間裡走出來,守在門口的金烏立刻上前,小聲問道:“殿下?”
李餘向金烏擺擺手,說道:“不用跟著我,我隨便逛逛!”
現在的李餘,是壓力山大。
明日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