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餘終於轉頭看他。
“有殿下在,這仗,還有得打!”
冠英雖然沒參戰,但一直有細心觀察。
李餘隻憑一句話,便穩住軍心,他有看在眼裡。
這位十七皇子,還真不是頭腦發熱,冒冒失失地跑到平昌城和梟軍作戰。
在冠英看來,李餘有幾分真本事。
他問道:“殿下接下來打算怎麼打?採用何種戰術?”
李餘聳聳肩,說道:“沒有戰術。”
“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呵呵!”
冠英禁不住笑出聲來。
李餘未再理他,他轉過身形,看向城頭上其他的將士們,大聲說道:“梟軍的大隊人馬,即將攻城,諸位怕嗎?”
沒有人說話,城頭上靜得鴉雀無聲。
李餘振聲道:“若是怕了,現在逃走還來得急!”
這話終於激起人們的回應。
“殿下,我等寧死不逃!”
“對!即便戰死,我也不做逃兵!”
戰死,家人尚可受益。
若是做逃兵,不僅自己這輩子毀了,家人也會跟著受牽連。
李餘環視眾人,點點頭,說道:“說得好!諸位不肯做逃兵,我李餘,也不會做逃兵!此戰,我與諸位將士,誓與平昌共存亡!與賊死戰到底!”
說著話,他抽出肋下的佩刀,沉默片刻,一字一頓地高聲說道:
“自,盤古開天,
三皇定國,五帝開疆,
凡國遇大事,
男必在祀與戎,泯軀祭國。
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
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
士,披肝瀝膽,
將,寄身刀鋒,
帥,槊血滿袖,
王,利刃輝光。
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後貴賤,
必同心竭力,
傾黃河之水,決東海之波,
徵胡虜之地,剿倭奴之穴,
討欺汝之寇,伐蠻夷之戮。
遂蒼海橫流,兒立身無愧,
任屍覆邊野,唯精魂可依!”
這段豪言壯語,當然不是李餘自己想出來的,他也沒有那麼好的文采。
而是選用了三國時期《曆紀》中的一段。
這段話,頗有些討逆檄文的意味,現在拿出來用,也正應景。
聽完李餘的這段話,在場的許多將士都紅了眼圈。
打仗,就必須要有個打的理由,要知道為何而戰,自己又為何而死。
現在李餘用這段話告訴他們,此戰,既是為國而戰,又不僅僅是為國而戰,更是為華夏文明而戰。
堂堂中央帝國,又豈容蠻夷欺辱?
老祖宗們奠定的萬里河山,又豈能折損於自己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