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完了。
所以就是對峙。
再說只有這樣才是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逼迫朱允炆和背後的江浙士紳不斷掏錢,真正滅掉藍玉,反而失去了勒索的籌碼。
都懂。
楊豐向後面一招手。
緊接著一輛四輪馬車向前。
他開啟車門,然後從裡面搬出一個木箱,緊接著開啟,裡面一片白銀的反光。
“一人領十個銀錢,然後各自回衛。”
他說道。
目前額定兌換是一枚銀錢,也就是一兩重的大銀幣,值寶鈔四貫,而寶鈔一貫買糙米一石,這個幣值從他幫朱元璋換成新寶鈔後,一直都非常穩定。一則倭國,遼東這些地方白銀源源不斷產出,尤其是倭國,二則強制結匯也讓海外白銀都進銀行,三則糧食產量持續上升,導致目前大明糧食充足。而且新寶鈔無論印刷技術還是水印以及變色油墨這些,都最大限度杜絕了偽鈔,目前造偽鈔的僅僅攻克水印和印刷,但變色油墨這個真沒能解決。
這一切都保證了寶鈔堅挺。
當然,依然支撐不了完全的自由兌換。
還是小額可以。
大額就得準備好進詔獄。
不過京城銀行的存銀,依舊足以支撐楊豐的犒賞,說到底想讓這些士兵就這樣散了,就是得給他們最有衝擊力的好處。
一人十兩銀子。
四十石米,幾乎相當於這些軍戶兩年以上的收入了。
就這樣隨著耿炳文的自殺和楊豐的銀彈,這一路北軍直接撤了,各回各衛,不再參與這場戰爭,不過這只是對這一路的,其他各路都分別有不同犒賞方式……
主要是他也沒那麼多。
一輛輛拉著銀幣的馬車上前,三萬山東衛所兵列隊領銀子,領完之後開開心心地走了,看得小公主一臉肉疼,不過這個屬於朝廷借的,以後還得要加上利息還的。更何況接下來還有的是可抄家的,那些追隨朱允炆計程車紳,有一個算一個,他們剛剛在歡呼擺脫了朱元璋的陰影,沒想到緊接著第二波就要降臨了。
分完銀子的楊豐和小公主,走浮橋返回盱眙,然後直奔鳳陽。
他們還沒到鳳陽,就得到了朱允炆撤軍的訊息。
後者拒絕進城。
只是把他哥哥的棺材送進了城裡。
反正這棺材他留著也沒用了,裡面的朱允熥倒還沒臭,主要是他們提前做了些防腐處理,不過再拖下去的確該臭了。而且就算送進城,也得送進冰窖,等處理完朱元璋的葬禮才輪的上他。
大明承光皇帝總共在位七個月零五天,不過實際主政得三年多。
也不少了。
畢竟原本歷史上還有一個月的。
雄心壯志準備親自打造一個真正盛世的他,最終倒在了自己親哥哥的手中。
壯志未酬啊!
他是個好皇帝。
除了性格急躁點,沒什麼太大的毛病。
因為長期受現代思想影響,不喜歡濫殺,做事都講究法律,哪怕他拿的法律其實是大誥,重經濟,鼓勵工商業,對農民延續他爺爺的原則,儘可能減輕賦稅,但對於儒生就沒什麼好臉色。
可以說他是一個在各方面儘量向現代思想靠攏的皇帝。
然而……
這也是他悲劇的根源。
一個超越了時代的人,除非有楊豐這種開掛的能力,否則必然不容於時代。
悲哀。
而朱允炆率領他的監國朝廷撤往蘇州。
估計還是想以蘇州固守。
這純屬痴心妄想,蘇州士紳會毫不猶豫地賣他。
“不過他們要是出賣允炆,咱們倒是不好抄家了。”
小公主說道。
他們倆現在正走在楊豐當年北上時候經過的小村子,那個里正也依然還是,正帶著村子裡的百姓,在路邊向著公主殿下的馬車行禮。楊豐則向著他們舉手致意,不過看得出他們生活改善不小,身上衣服的補丁比例比上次少的多。雖然沿淮一帶的確災害頻繁,但這時候人口也少,能住人的肯定是最適合的,再加上這裡距離京城近,各種新技術也傳播過來,改變是必然。
畢竟這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帝國。
這是真正古典盛世,可不是麻哥那種地瓜盛世。
話說大明的第一批地瓜,還在皇城裡面專門開闢的種植園裡,按著計劃再過幾天就該剪苗插秧了。
“咱們想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