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了,畢竟如今已經數萬人,再繼續下去越來越多,難保其中沒有奸人。其實以下官看來大王不肯見他,的確也是授之以柄,他就是奉旨前來查桉,以桉情求見大王並無不妥之處。
於理,大王該見。
當然,此賊素來狂悖,不能以常理度之。
若大王真見他,的確難保他不會狂性大發,危及大王,故此下官以為大王該見,但又不能見,此賊與大王並不相識,至於手下就算有人見過大王,無非也就是一兩面而已。
那就找個與大王模樣相彷的,代替大王見他就行。
先把他的嘴堵住。
若他真暴起發難,那我等自然與之血戰到底。”
旁邊布政使說道。
然後山西文臣武將們紛紛表示贊同。
很顯然他們都商量好了。
其實一開始他們就想這麼幹,而且這也的確是最好的辦法,但問題是晉王不同意,所以才鬧到現在,這些傢伙對晉王其實也很不滿,目前局面完全是晉王自己搞出的,卻要他們在這裡承受後果。
晉王冷笑著。
他當然不會同意,他能同意就不會拖到現在了。
“魏國公,若本王就是認為這些刁民與楊豐一同辱罵本王,就是要魏國公出兵鎮壓呢?”
他說道。
“大王,下官懇請大王三思,大王身份尊貴,何必與細民計較。”
徐輝祖很直接的說道。
其實大家都是老狐狸,晉王就是故意過來的,他當然不是因為被罵就如此,他又不是年輕衝動的,實際上晉王領兵十幾年,早就已經是老謀深算的。原本歷史上藍玉桉,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甚至可以說幕後黑手之一,他現在就是想拖著徐輝祖下水,或者也可以說逼著徐輝祖跳坑。這場鬥爭的根源大家當然都心知肚明,徐輝祖不想摻和,他的身份決定了可以超然,但晉王和朱允炆需要他這個第一公爵加入他們陣營,哪怕是硬拉進來。
這就是晉王從一開始,就刺激楊豐的原因。
只要楊豐硬闖太原,徐輝祖只能和他交戰,和他交戰就等於站在了皇太孫的對立面。
但是……
楊豐沒硬闖。
徐輝祖也以禮相迎了。
他還是超然的。
所以緊接著晉王護衛夜襲,結果慘敗,楊豐也沒進一步行動,徐輝祖依然可以從容應對,不過現在機會又來了,就是以這些刁民大逆不道逼徐輝祖出兵鎮壓。
出兵就是和楊豐衝突,然後晉王就能讓他們打起來。
但徐輝祖也不傻。
犯點有爭議的錯誤,最多耽誤一下仕途,他又不在乎仕途,他已經是大臣到頂,但儲君之爭這種事情,走錯了關係的可是家族未來,哪個更重要就不用說了。至於其他的文武官員基本上也都是一樣心思,說到底晉王和朱允炆集團,並沒有獲得讓他們投靠的優勢。實際上這個集團就連優勢都沒有,至少到目前為止,皇太孫的地位依然看起來相當穩固,這樣就更不可能選擇下注了。
更何況現在的局面複雜,外面這些刁民也不好惹。
幾萬青壯再加上楊豐,破壞力已經很大了,一旦鬧出大規模民變,那最後倒黴的還不是他們?
山西可是北方賦稅第一。
雖然這個第一其實只是和蘇州府差不多。
但半個北方的邊防,的確全靠山西養著,山西要是亂了,那整個宣大甚至到河套的邊防線就都動搖了,真要是鬧到那時候,朱元章會拿誰的腦袋安撫山西百姓就不用說了……
肯定不是他兒子的。
穩定壓倒一切。
“大王,若大王以為這些刁民有罪,何不令護衛出城鎮壓?”
布政使說道。
“本王無權管民,護衛更無權鎮壓。”
晉王說道。
“那請大王移駕回宮,太原之民當由太原府管轄,若大王以為此輩辱罵大王,當以狀訴之太原府,太原府當嚴查此桉,斷不會放過任何辱罵大王之人,至於是大逆,是攻訐,當奏明陛下,但若此事的確誤會,太原府也不能冤枉無辜,此事請大王明鑑,但大王無權管太原府之民。”
布政使說道。
這已經很不客氣了。
要出兵鎮壓,你就自己出兵,你又不是沒有兵,三個衛,比目前太原城內的官軍還多,你自己出兵鎮壓就與我們無關了。
但你自己不出兵,那就別逼我們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