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還有個選擇。”
楊豐說道。
“自請移藩?”
朱棣冷笑道。
“這個世界真的很大。
現在的大明的確已經不小,但放到整個世界,依然是很小一塊,別說和蒙古人當年征服的地方比,就是與唐朝比都小很多。
唐朝哪怕以駐軍之地算,最遠也到了碎葉。
碎葉在哪兒?
出嘉峪關向西再走差不多相當於從嘉峪關到京城的距離。
但這依然不是唐朝軍隊征伐所至的極限,只是唐朝駐軍的,後來唐軍兵敗的怛羅斯還得向西千里,而石國這些臣服唐朝的小國,更是一直再向前。
至於相比蒙古人的西征,這個就更沒法比了,蒙古西征最遠到達的相當於再加上一個從京城到碎葉,而且那裡現在依然是拔都的後代統治。所以大明目前掌控之地真不大,外面還有廣袤的世界,何必非執著於大明這塊地方?為什麼不向外,就像拔都這些人一樣,自己去打下一塊屬於自己的廣袤疆域?”
楊豐說道。
話說朱元璋的兒子裡面,也就朱棣有這種雄心了。
但是……
光雄心壯志沒用啊!
“拔都有他自己的部眾,大使欲使我以三護衛開拓萬里?更何況三護衛有幾個願意拋妻棄子,跟我一同披荊斬棘?”
朱棣說道。
雄心壯志得有支撐才行啊!
他有一個帝國做支撐,那當然可以開始他的雄心壯志,但現在他連封地都快保不住了,他拿什麼去雄心壯志?拔都手下是分給他的部落,但朱棣就三護衛,而且對三護衛來說與其跟著他開拓異域,還不如去找找老關係調出護衛呢!
那的確是他的護衛。
但他的護衛又不是他的部落,人家只是奉旨保護他的而已。
甚至包括監視他。
跟隨他開拓異域?
就那些跟著他才鎮守了不到兩年會寧就已經在拋棄他的護衛?
開什麼玩笑啊!
大家是農耕民族又不是遊牧民族。
別說一起開拓異域,就是原本歷史上朱允炆僅僅一道聖旨,也一樣能削減他的護衛,甚至靖難之前他的護衛還有跑去告密的。藩王和護衛之間關係不是主奴,護衛是必須忠於皇帝然後才忠於藩王,在皇帝和藩王之間皇帝才是他們的主。所以當藩王意圖謀反時候,護衛要第一時間阻止甚至把藩王拿下,這才是護衛職責,這樣的從屬關係是不可能跟著他拋棄家園開拓異域的。
農耕民族本身也不同於遷徙無常的遊牧民族,拔都西征說是西征,其實就是去更遠的草原遊牧而已。
和他們在東方草原遊牧沒區別。
但農耕民族不一樣。
那是拋棄祖宗留下的沃土,到蠻荒之地開拓。
“那就是殿下自己的事了,我只是把路給你指出來,至於怎麼走是你自己的事,我又不是你的保姆。”
楊豐說道。
事實上憑良心說,現在朱棣最現實的選擇,恰恰是和他侄子鬥。
真的,這是最現實的。
只有在大明這個帝國作為後盾的情況下,他才擁有目前的一切,強大的軍隊,充足的補給,他才能夠戰無不勝,沒有了這個後盾他就什麼也不是了,所以身在這個帝國,他才是最強的。
他不能離開這個帝國。
只有在這個帝國的體系內,他才能有實力和他侄子爭。
至於楊豐給畫的大餅,那個純粹就是真畫餅,對現階段的朱棣來說毫無意義,根本不具備選擇的可能,而且現在積蓄力量也沒時間,畢竟他爹都七十了,誰知道哪天就沒了,而他侄子只要繼位,那削藩也是必然,倒是趁著他爹還有口氣,拼一把搶到儲君位置更現實。
搏一搏!
萬一成功呢?
再說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更壞。
朱允熥削藩是無論怎樣都要進行的。
失敗了他是削藩,不搏也是削藩。
朱棣沉默地站著城樓上,看著外面正在慶祝勝利的城市。
“大使此前所說美洲之事都是真的?”
鄭和突然問道。
“啊,你說這個問題我就不困了。
真,絕對真。
而且從扶桑起航的話也是最便捷的路線,快些的話兩三個月就能橫渡大洋,然後沿著海岸線南下就行,一直到很溫暖的地方,就可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