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說道。
“徐某受教了!
但是戰是和當由聖斷,徐某守土之臣,難道百姓選擇歸宋,徐某就讓出山西?
若無聖旨,徐某惟有死戰!”
徐輝祖很乾脆地說道。
楊豐看了看那封信……
“大使,我徐家盡忠陛下,但求無愧於心。”
徐輝祖一副要告密隨你便是架勢說道。
他又不是不知道輕重。
就算晉世子告密,而他戰死,徐家最多也就是失去魏國公爵位,頂了天貶為庶民,這點事又罪不至死,但按照楊豐說的幹,那就實打實背叛大明瞭,這是要株連三族的。他承認最近這段時間,因為自己一連串錯誤的選擇,的確做了很多需要揹著皇帝的事情。但這些事情是犯錯誤,是他出於自保等心理犯的錯誤,是他蠢,不是他對皇帝對大明不忠,可要是按照楊豐的話做就是不忠了。
蠢和壞有本質區別。
出於自保犯錯誤的仍然是自己人,能改還是可以挽救,但不忠那就無可救藥了。
“魏國公,我也沒要求你到時候一定要聽啊?
就算百姓選擇歸宋,你也可以選擇說不,無非就是血戰一場,你原本也是要血戰一場,結果出來後還是血戰一場,又沒什麼區別。
但若百姓選擇大明呢?
你不就可以輕鬆渡過這一關?
更何況你們皇帝肯定已經在調兵增援太原,只不過需要時間,你這樣也可以拖延些時間。至於讓百姓來決定,不過是緩兵之計,你們皇帝就算知道了,你也可以解釋,實際上只要你們山西官員不說,他也不會知道實情的。那時候一旦百姓選擇大明,河神自然就退了,你不動一刀一槍就從容解決此事,多麼有本事。
再說你就是召集外面耆老,一起過來商議個事而已。
你們皇帝自己都找耆老商議。
你這是跟他學的。
你又沒錯。”
楊豐說道。
徐輝祖那官僚化的頭腦再次佔據了上風……
好像有些道理。
首先,召集耆老商議,這個真沒什麼不對的,因為就算朱元璋,其實也經常召集耆老做事,朱元璋的基層統治就是耆老,糧長,裡甲。這裡面耆老身份很特殊,甚至朱元璋會任命耆老為他的特使,到各地收購糧食運到倉庫賑災。
而且經常這樣。
所以面對目前這種局面,徐輝祖和山西的地方官召集外面耆老,糧長之類進城瞭解情況也很合理。
至於讓他們選擇屬宋還是屬明……
我們就是問問而已。
瞭解瞭解情況。
他們說不願意屬明,我們就聽他們的了?
就是問問。
但如果他們說願意屬明……
雲開霧散了。
一切都解決了。
要不然真打起來,楊豐是真能殺了太原城內這些文武官員,說到底魏國公也不想死,他也想活著享受榮華富貴,原本歷史上他也沒自殺,還很豪邁的寫中山王子孫免死,說到底還是不想死,真要是對建文忠心耿耿還寫個毛啊!
你們愛殺就殺唄!
我就是做忠臣的,巴不得你們殺了我成全我名節。
現在楊豐的確給他一個很有吸引力的選擇。
可是……
“魏國公,這種事情想來也不能你一個人決定,不妨召集其他人,一同商議再做定奪。”
楊豐說道。
徐輝祖明顯動心了。
他以為可以虛與委蛇,可他不知道這種事情,真要是開始了,就不會按照他設想的走了,他以為自己這樣是緩兵計,可他卻不知道,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你說你出於忠心,想盡快以和平手段給皇帝解決問題?
可皇帝又不是你肚子裡蛔蟲,他怎麼就那麼理解你?
他看到的只是你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瞞著他做了一件明顯不忠的事情,那麼你在他心中,也就永遠被打上了不忠的烙印。沒有機會的話,皇帝或許會慢慢收拾你,有機會的話直接雷霆一擊弄死你,你已經不忠,還要你活著幹什麼?
當然,召集太原的文武官員,大家一起難受這種事情,魏國公還是非常樂意的,所以很快那幫布政使按察使們就被叫來。
然後……
大家紛紛表示,這種事情魏國公說了算。
大家又不傻,這種事情當然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