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都不需要朝廷逼著誰去使用。
人家自己就想出了。
只要您能讓商業繁榮,把交易的流通量越做越大,您就是讓商人們用銅錢他們也不會用的,一貫銅錢好幾斤重,帶著一百貫銅錢去交易,就得找個驢子馱著。
不但不方便,還容易被盯上。
可一百貫鈔往懷裡一揣就行,偽裝一下都沒人注意。
要是帶著一千貫,那真得帶著大隊的護衛和馱夫,要是走貴州那些山路,光走到目的地就很不容易,而且還得支付更多額外成本,光護衛和馱夫可能一路就得吃去幾百貫。換成鈔的話,一千貫用五十一張的,也不過才二十張,還是往懷裡一揣就能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鈔是最方便的。
可以說只要您讓民間商業流通達到一定程度,商人們自己就會選擇鈔的。
不要禁止百姓穿這個穿那個,不要禁止他們用這個用那個,不要給他們各種出門限制,就讓他們出去做生意,各地城門也不用嚴防死守,夜晚宵禁可以晚一些。
三更再宵禁完全可以。
您還能多收稅。
您如今的天下已經很穩固,可以說自古就沒有比您現在更穩固的時候了。
那就給百姓更多自由。
您現在不給,以後您的子孫一樣會給的,您現在禁止穿對襟衣,且不說這東西商朝就有,我們挖出的商朝婦好墓裡就有對襟衣的人俑,宋朝女人穿對襟幾乎是普遍的。您的後代到最後一樣不管了,民間對襟衣照樣流行,甚至軍中連鎧甲都是對襟的布面甲和棉甲。包括那些布料,飾品,鞋子等等限制,都可以放開,到了您的後代晚期民間連蟒袍都敢穿,而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這是消費。
而消費越多民間容納的寶鈔也就越多。”
楊豐說道。
“那糧食怎麼辦?
絲綢要用地,棉花要用地,你可知天下百姓衣長一寸,就得多少良田變成棉花?
衣短一寸不妨事,糧少一斗就得餓死人。
天下人口就那些,能耕種的田地也是那些,這總要守住條線,你們這些沒經歷過饑荒的,又怎會知道捱餓的人會變成野獸,別說殺掠,吃人甚至吃自己至親都不稀罕,就為了穩住寶鈔,毀了根基?寶鈔無非樹葉,糧食才是根基。
若論商業,胡元商業可謂無所顧忌,那些色目遍及各地。
沒什麼不能交易的。
可結果呢?
江南良田都種了桑棉,絲綢都賣到了海外,可桑棉的地奪了糧食,最後百姓沒飯吃,商人賺錢了,百姓卻要餓殍遍野,被逼到造反,再血洗那些商人。
那時候他們的錢能吃?
你以為朕禁制頗多,可朕只是在保住一條線。
一條不至於搞得餓殍遍野的線。”
朱元璋說道。
“所以,您需要的是發展生產力。
大明地其實有的是,只不過都是荒地,這些荒地需要開墾耕種,但全國人口就那麼多,能開墾耕種的也有限,這是事實。但要是一個人能開墾耕種的荒地增加,翻倍,就可以在人口有限的情況下增加糧食產量,然後在糧食充足情況下,增加其他那些的產量。
再讓更多人能消費的到?”
“有這種好事?”
“有,簡單點說就是增加機械的使用,一個人一天能種幾畝,一臺播種機一天能種幾十畝,一個人一天能割一畝的麥子,一臺收割機一天能割十畝,以大明目前的人口,能種幾萬萬畝,而大量使用機械就能種十幾萬萬畝。
人吃的還是那些。
多餘的糧食就可以增加棉花種植甚至用來養牲畜。
百姓可以多買衣服多買肉吃。
而他們多買衣服多買肉吃就需要更多寶鈔來交易。
您的問題解決了。
而且還是可以說完美解決。”
楊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