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定不會犯始皇帝那樣的錯誤。他的孩子,可以狠,但不能蠢,若不幸真是個蠢貨,至少得有自知之明。
與胡亥相比,讓嬴政更失望的其實是扶蘇。
因為縱觀始皇帝諸子的反應,唯有扶蘇是作為隱形繼承人被培養的。
與未被始皇帝著重教導過的胡亥相比,扶蘇的表現,無疑更能證明始皇帝在培養繼承人這一塊上的失敗。
李令月見嬴政懨懨的樣子,頗有些不習慣,於是趕忙安慰他道:“放心,始皇帝的難兄難弟,表現也沒比他好到哪裡去。始皇帝在東巡路上去的突然,諸事尚未來得及安排,還算是情有可原,那漢武帝的表現可比他還糟心……”
她將漢武帝晚年時常出遊巡幸天下,連太子劉據都無法輕易聯絡到漢武帝的情況講給嬴政聽。
父子二人不能進行直接有效的溝通,什麼資訊都透過身邊之人來傳遞,自然是要出問題的。
尤其是劉徹晚年昏聵,身邊多小人。有些人與太子劉據結了怨,自然要想辦法讓太子上不了位。
劉徹一個年老之人總在外遊蕩,時不時就要生一場病,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劉徹身邊一個名喚江充之人卻說他這病是因有人以巫蠱之法詛咒他。劉徹信以為真,還派江充大張旗鼓地去調查此事,卻不知,江充這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準備藉由此事來陷害與他結了怨的太子劉據。
最終,江充從太子劉據的宮中“搜”出了桐木人偶。
巫蠱之禍,在漢武一朝十分要命,陳皇后因巫蠱之禍被廢,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因巫蠱之罪被處死,若劉據不能及時面見漢武帝劉徹,澄清此事,那麼等待他的,必然是無限悲慘的命運。
然而,江充一門心思要將劉據拉下馬,又如何會允許他面見漢武帝澄清?
“有人勸說劉據,漢武帝興許已經不在人世了,劉據當以先朝扶蘇的遭遇為鑑。劉據信了這話,準備起兵,為自己爭取活命的機會。然而,他未料到漢武帝尚在人世。於是他這一起兵,便當真成了謀反……”
父子之間,走到這等地步,劉據自有諸多失誤,劉徹顯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你看,這漢武帝在繼承人一事上是不是比始皇帝更失敗?起碼在始皇帝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小聰明,搞陷害扶蘇那一套之類的……”
嬴政:“……”
不,他並沒有覺得被安慰到。為什麼他要跟那個漢武帝比誰更昏聵?
不過,令月都這般“安慰”他了,他也不好太不給令月面子。
這般想著,嬴政主動岔開了話題:“那你大父在培養繼承人方面又出了什麼問題?”
李令月道:“我阿翁立了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平日裡對太子十分嚴厲,對嫡次子魏王李泰卻甚為寵愛,一應用度直逼太子。這既令太子擔憂,也讓魏王生出了不該有的野心來。原本一切還在可控範圍之中,但後來,太子患上了足疾,自此,太子心態徹底失衡,而魏王的野心也隨之膨脹……”
想想看吧,李承乾不過是蓋個房子,亦或是閒暇時分跟宦官玩樂一下,就有人指著他鼻子罵他是秦二世。正常人心理都容易出問題,何況是患了足疾之後,逐漸變得敏感偏激的李承乾?
偏偏李世民沒有注意到李承乾的心理問題,他在發現李承乾的種種“叛逆”行為後,甚至對李承乾愈發嚴厲。與此同時,在面對嫡次子李泰時,李世民又是另一副標準,無論李泰做了什麼,李世民總是誇獎鼓勵他,儼然是個慈父。
雖說李世民的心腹大臣都看得出來,李世民是對太子與魏王期待不同,才會有這般明顯的差別對待。太子要繼承江山,不可行差踏錯,故而李世民待他嚴厲至嚴苛,魏王不需要擔此重任,可放心寵愛。
可在李承乾看來,就不是這麼回事兒了——他總懷疑李世民是要廢了他,讓李泰上位。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斥責,李泰對李承乾的挑釁,讓他的忍耐達到了極限。
於是,李承乾最終也走上了謀反的道路。可他那點道行,在李世民眼中完全不夠看,謀反的結果可想而知。
李世民雖對李承乾十分失望,但畢竟李承乾是他寄予厚望多年的兒子,即使李承乾謀反,他也不願要了李承乾的性命。
為了保全李承乾,李世民越過嫡次子李泰,改立嫡幼子李治為太子。
“這便是我阿耶上位的由來。若是沒有頭上兩個兄長相爭一事,我阿耶等到了年歲,大概就出京就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