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2章 氣吞萬里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如果說武大一開始的四千人馬是“蟬”,那麼遼兵那兩萬人馬,就是成功扮演了“螳螂”這個角色。

只不過武大那隻“蟬”是塊極為難啃的硬骨頭,差點把兩萬遼兵的滿嘴牙都給崩斷。

而梁山與摩尼教的一萬精英,火急火燎的趕來,雖然來的遲了一些,可終究是做了一回“黃雀”。

那麼,如今四面八方,漫山遍野的遼兵在最後出現,又是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很明顯,是“彈弓”,將黃雀打死,給“螳螂”和“蟬”收屍。

這些突如其來的遼兵,之前到底隱藏在那裡,我們無從得知,只是他們出現的時間未免過於巧合了一些<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梁山與摩尼教剛到,他們便緊隨其後來了。

由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斷,遼國朝廷似乎早已提前預料到,或者早已明確獲知梁山與摩尼教大軍會來營救武大,他們之所以一直沒有妄動,必然是在一直盯著梁山與摩尼教的動向。

如今,梁山與摩尼教進入葫蘆口,於是,遼國真正的底牌也就在同時出現了,大軍合圍葫蘆口,將武大一系的所有精英人馬,全都困死在這裡,一網打盡,一勞永逸!

或許,這才是遼國真正的目的。

是的,這個天下從來都不缺聰明人,武大所面對的強敵,更是各個都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

宋徽宗在推波助瀾,武大在暗中落子,周侗在佈局,而遼國那位皇帝陛下……同樣也是做了一個極為宏大的計劃,引武大一步一步落入他提前設計好的圈套,當可謂是大手筆!

遼兵自葫蘆口南北入口,兩側山林高地,不斷湧出,大約足足有五萬人馬!

輕甲精騎,重騎兵,弓弩手,長矛兵,長槍兵,長刀兵,朴刀兵,盾牌兵,各種兵種應有盡有,裝備精良,步伐一致,進退有序,一看就是真正訓練有素的百戰之師。

他們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將武大一系的所有人馬都包圍了起來,卻沒有一股腦衝殺上來,彷彿在等待著什麼。

內有一萬遼兵,外有五萬遼兵,未免他們裡應外合,晁蓋與方臘同時下令,全力屠戮那一萬遼兵,並隨時提防外面的五萬遼兵突襲。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最為古怪的事情發生了。

外面的五萬遼兵,面對正在被屠戮的一萬遼兵,非但沒有加以援手,反而對逃到他們面前的遼兵,毫不留情的展開了殺戮。

武大眉頭微挑。

雖然戰場上有不成文的規矩,逃兵必死,可如今這個局勢之下,外面那五萬遼兵的作為,依舊極為不尋常。

武大當然不明白,裡面那僅存的一萬遼兵,乃是遼國北院大王麾下的人馬,而外面那五萬,則是南院大王麾下的兒郎。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遼國南北兩院大王,彼此不合已久,勢同水火,畢竟,宋遼開戰之後,與大宋交戰的全是南院大王的人馬,遼國朝廷雖然下令北院大王派兵相助,可北院大王一直都是應付事兒,根本就沒幫過南院。

如今北院大王的人馬正與武大廝殺,南院大王當然不會施以援手,恨不得他們多與武大廝殺一會兒,消耗武大麾下的戰力,都死絕了才好。

能夠心無旁騖的屠戮裡面的一萬遼兵自然是極好的,只是武大認為,面對外面如此冷血無情的敵人,反而會更加頭疼。

梁山與摩尼教一萬精英,在眾多擅長衝鋒陷陣的武林高手率領下,以最快的速度,將一萬遼兵徹底屠戮一空。

是的,一個都沒剩,全都死了,把整個大地都染成了血紅一片,如同人間地獄。

想必,來年葫蘆口的花花草草,有了如此肥沃的“養料”,會更加旺盛<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候!”

“候!”

候,等候的候。

傳言當中,中原有許多統兵的大將,在幾乎掌控了戰局之後,麾下兒郎會怒吼“風,大風”,以此來逼迫敵人投降。

如若不然,“大風”落,便會不留活口。

如今,遼國這位南院大王麾下的兒郎,在大戰之前高呼漢語“候”,必然也帶有同樣的意思,另外一層意思,則是意味著各大兵種都已準備完畢,隨時等候大將軍一聲令下,將眼前的敵人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