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88變味的緊急會議

此時的海安縣政府會議室,正在召開會議。林哲宇離開的時候下了命令,清江紙業一週內必須採取汙染治理措施,林哲宇離開海安已經一週了,王偉清還是沒什麼動作,這讓楊行江很是惱火。他很清楚林哲宇為什麼要死盯著王偉清,這完全是殺雞儆猴,如果清江紙業的汙染不治理了,那麼治理汙染的後續難度會更大。

只不過雖然他臨時主持縣委工作,但在此時的海安,縣長李兆闌的級別最高,況且這項工作是政府在推動,他倒也不好過於強硬,所以把這項工作向李兆闌作了彙報。

由於清江紙業的拖延,其他的一些涉汙企業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個苗頭很不對勁,所以李兆闌召集了相關的部門開了一個緊急會議。

參加會議的除了縣委副書記楊行江、常務副縣長甄秀林以外,還有規劃局、招商局和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等人。

李兆闌大馬金刀地坐在了最中央,沉聲道:“開發區企業所造成的汙染情況大家都知道,大家說說怎麼辦吧,黃局長,你先說。”

規劃局局長身體不好,兩天前就請了假,來參會的是規劃局副局長黃謙。

“我到規劃局的時間不長,正好看了一些資料,近些年開工的一些專案有不少沒有經過審批,有的連立項都沒有,更談不上整體規劃了。”黃謙是個年輕人,土生土長,對於汙染所造成的後果比一般人更是深惡痛絕,所以說起話來沒有多少顧忌,介紹著他所發現的情況。

話音剛落,管委會主任方進強反駁道:“不知道諸位領導是否還記得開發區沒有成立時的情況,可以說是一片荒蕪,這些年我們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動員了方方面面的力量,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不斷發展地域經濟,才打出了現在這樣的好局面。招商之初,我們沒有經驗,沒有資源,完全就是靠著自己趟著石頭過河,誠然,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病了幾個人就全盤否定。清江紙業是我縣的納稅大戶,在市裡也是能排得上號的,如果就這麼關了,那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損失,由此而衍生出來的問題也會有很多,我個人認為,這種做法有些偏激。停了清江紙業,那是不是還要停了其他的企業?哪個企業沒有或多或少的汙染?我覺得可以治,但是不能停,否則,我們當初對投資者的承諾豈不是變成了一句空話?”

楊行江的眼睛裡噴出了火,怪不得王偉清一直拖著不辦,什麼資金問題都是個藉口,主要原因還是領導幹部的思想存在問題,想不到平日裡垂眉順目的方進強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面,看來這裡面邊存在大量的利益啊。

李兆闌心裡也在想著利益方面的問題,作為縣長,他必須考慮,考核的時候可是必須拿數字說話的,這些企業是否生產就是實打實的數字啊。

方進強似乎沒有看到楊行江眼睛裡的怒火,接著道:“開發區沒有成立以前,民風懶散,百姓收入連溫飽都無法解決,招引了企業之後,百姓們除卻農忙以外的時間,都是在企業裡工作,少的一個月兩千多,多的可以拿到四五千,一些特殊工種更是接近五位數,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也帶動了其他行為的發展。李縣長,這些工廠豈是說關就關的?都關了,那些工人幹什麼?”

李兆闌的眉頭再一次皺緊了,清江紙業的工人到縣政府來討個說法,已經是一個開端,如果強硬地關掉清江紙業,後果會是什麼,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如果別的涉汙企業也這麼一搞,甚至鼓動人去市裡乃至省裡上訪,海安就成了眾矢之的了。到時候,林哲宇固然要挨板子,自己這個縣長恐怕也是難抽身事外。

與楊行江碰了一下眼神,楊行江壓著火氣道:“話雖如此,卻不是縱容企業大肆汙染的理由,環境保護……”

楊行江話還沒說完,方進強搶著道:“楊書記,這不是縱容和大肆,而是邊生產邊治理,治理汙染刻不容緩,但是飯也得一口一口吃才行。”

楊行江簡直呆住了,他全然沒有想到,一個開發區管委會的主任居然敢跟堂堂的縣委副書記叫板。

李兆闌輕咳了一聲,道:“陳德林,你是招商局局長,也說說吧。”

李兆闌的這個動作可以算是在變相地支援方進強,卻是沒有想到,此舉不但徹底得罪了楊行江,更是讓甄秀林有些不同意見了。

楊行江是林哲宇的人,這一點勿庸置疑,李兆闌跟林哲宇尿不到一個壺裡,也是千真萬確,但這些不能擺到桌面上,領導間的爭鬥不能讓下屬們直接知情。李兆闌這麼一搞,楊行江顏面盡失,以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