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統統都宣洩了出來,豈能不大呼過癮痛快。
造反之計已定,陶商當即做出佈署,令徐盛連夜返回北面的姑幕城,提防著青州的袁熙。
袁紹雖然為大局撤走主力,但心中必已深恨於他,一旦他跟劉備開戰,難保袁紹不會趁機以偏師進攻琅邪,背後捅上他一刀,北面還是得留兵防範。
北面安排下去,接下來陶商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能趕在劉備回師之下,迅速攻下郯城,把東海郡收入囊中。
“據老朽所知,郯城的四千州兵,皆是關羽親自訓練出來的精兵,且此人頗有些用兵韜略,郯城佈防極得守城之妙,我們想憑八千兵馬速破郯城,只怕沒那麼容易。”廉頗比劃著地圖道。
陶商凝視著地圖上“郯城”二字,“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出奇兵,殺他個措手不及,奇襲拿下郯城。”
這奇兵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
關羽實力,豈非臧霸和袁譚可比,郯城的防務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想用對付袁譚那套辦法來破郯城,顯然是行不通的。
陶商與眾將琢磨了許久,不光是他自己,縱然是廉頗這樣智勇雙全的老將,竟也想不出一個速破郯城的萬全之策。
陶商一拍腦門,突然間算是明白了,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鬧,對付這種大陣仗,他和他的陣營智謀已經不太夠用。
“看來光靠自己這顆腦袋,就是燒焦了也想不出條妙計,智謀不夠,不得不召一員謀士英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