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木蘭竟如此風情萬種,只被她激得也登臨雲端。
雲收雨歇的二人,相擁在一起,回味著那一瞬間的驚心動魄。
……
許都以北。
大道之上,數千曹軍士卒,正匆匆忙忙的向著南面爭奔。
一面面殘破的“曹”字大旗,在風中蒼涼的飛舞。
身裹紅袍的曹操,在許褚典韋等親軍的保護下,匆匆向南而行。
跟隨在左右的,還有李典、樂進、夏侯淵等諸將,以及大病不醒,躺在擔架上的郭喜,還神色灰暗的謀士程昱。
這些人,都是曹操在跟陶商交手中,倖存下來的文武,如今便要撤往許都,進行最後的堅守。
奔行之中,曹操回望北方,眼神中燃燒著絲絲的不甘和陰恨。
前方塵土飛揚,一隊兵馬匆匆而來,斥候來報,言是尚書令荀彧從許都趕來迎接。
聽得荀彧到了,曹操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整個人灰暗的心情,立刻明亮起來,急是催馬上前相見。
當曹操看到那一身儒雅,渾身上下透著一股運籌帷幄氣勢的首席謀士時,焦黃的臉上,欣慰之餘,又流露出幾分慚愧。
“孤輸給了那陶商,文若,你一定很失望吧。”曹操苦笑道。
荀彧卻淡淡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當年司空被呂布襲了兗州,只餘下三座城池,也不見司空灰心喪氣,如今我們只是丟了大半個兗州而已,司空又何必如此。”
他言語輕描淡寫,彷彿絲毫不為己方陣營,眼下所面臨的困境而擔憂。
荀彧的沉穩,讓曹操漸漸重燃起了勇氣,便道:“如今陳留已失,陶賊早晚要兵進許都,文若有何對策?”
“陶賊雖勝,但我們還有許都這座堅城,糧草充足,足可以一守,彧以為,我們在堅守許都的同時,還要做好兩手準備?”荀彧洋洋灑灑道。
兩手準備?
曹操眼前一亮,彷彿看到了希望。
荀彧便目光看向西面,抬手遙指,“為今之計,司空當派人前往長安,加緊經營關中,萬一許都堅守不利,必要緊刻,司空可護著天子再次遷都長安,仿效當年之秦國,待時機成熟,再舉兵出關,必可一舉收復中原。”
再遷關中!
左右眾文武,聽得荀彧這番高論,神色皆是為之一振。
曹操臉上也掠過一絲興奮,卻又道:“關中為董卓禍害,如今已是殘破,且馬韓等西涼諸侯林立,這些人名義上歸附朝廷,實際上卻並未真心歸順,想要西遷關中,只怕沒那麼容易啊。”
“司空握有天子這張大義旗幟,名正言順的遷都長安,料想西涼諸侯們也不敢公開對抗,只要咱們能順利的進入長安,在關中站穩腳跟,憑司空的睿智,到時軟硬兼施,還怕鎮服不了形同散沙的西涼諸侯麼。”
荀彧卻自信十足。
“只要司空能坐穩關中,憑著關中四塞之固,無論是陶賊,還是袁紹奪下中原,都足以抵擋其兵鋒。到時只要咱們能恢復元氣,待中原有變,再揮師東進,中原必復,漢室必興!”
聽罷荀彧一席話,曹操臉上的憂慮已煙銷雲散,那熄滅的鬥志,又重新燃起。
思索片刻,曹操不敢猶豫,當即派了董昭、鍾繇,以及心腹謀士程昱,還在宗族大將夏侯淵,以天子的名義前往長安,為萬不得已的西遷,提前做準備。
曹操本人,則會合荀彧,繼續退往許都,加固城池,收攏敗兵,徵募兵馬,擺出堅守許都之勢。
畢竟,中原才是曹操的根本,不到萬不得已,曹操又豈會放棄,輕易的退往關中。
再次回望北面時,曹操的目光中,已透射出強烈的自信,冷哼道:“陶賊,不到最後一刻,孤絕不會把中原拱手讓給你,有膽的話,就來進攻許都吧,孤必叫你折戟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