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將軍是西門子的後人啊。”馬蓉嘖嘖讚歎起來,臉上流露出了幾分刮目相看。
馬蓉也算是世族出身,雖算不得博學多才,倒也讀了不少書,知道不少歷史典故。
馬蓉記得那西門豹乃是春秋時期,魏國的一代名臣,在一代明君魏文侯在位之時,受其器重,擔當鄴城令,任內破除了“河伯娶婦”的迷信,又屢屢發動民眾,開鑿了十二條運河,引河水灌溉民田,而那些運河則被後世稱為西門豹渠。
而西門豹也因政績突出,又被尊為了西門子,雖不及孔子韓非子這等諸子出名,卻也能在諸子之中,佔據有一席之地了。
馬蓉依稀記得,家中男子每每評品古代賢能之臣時,必會提到“西門豹治鄴”的典故。
安祿山雖貴為劉備義子,又擔當著御禁軍統領,但卻是烏桓人的族身份,論及家世出身,自然是比不上西門慶。
面對馬蓉的稱讚,西門慶卻自嘲道:“那都是先祖的榮光,我西門家早已家道中落,實在是愧對祖先啊。”
“西門將軍也不必灰心。”馬蓉莞爾一笑,寬慰道:“你有此高貴的血統,又年輕有為,才華出眾,只要能覓得機會為大漢建功立業,何愁不能封侯拜將,重振你西門家的門楣。”
馬蓉倒也只是隨口鼓勵,並無別的心思,但一句“高貴的血統”,卻無意間刺中了安祿山的軟肋。
安祿山眉頭頓時一凝,眼中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慍色。
馬蓉沒有看出來,西門慶卻顯然極善地察言觀色,立時注意到了安祿山的表情變化,忙道:“什麼血統不血統的,臣倒是覺的沒有半點用處,臣若是沒有公子賞識器重的話,恐怕現在還在風餐露宿,臣也沒那麼大的志向,只想為公子鞍前馬後,赴湯蹈火,以報公子的知遇之恩。”
西門慶這是在向安祿山表表忠心。
這番話一出口,安祿山的表情明顯轉陰為晴,嘴角擠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微微點頭,對於西門慶的這番表態,顯然是十分滿意。
想著劉備差不多就快進宮了,自己這個義子兼御林統領,若是不提前前去迎接的話,有失禮數體統,也難免會遭人誹議,安祿山便正式告辭。
馬蓉也不多留,目送著安祿山離去,看著西門慶那俊朗的身影,消失在視野之中時,馬蓉眼神中卻閃動著幾分不捨的意味。
……
安祿山帶著西門慶匆匆離去,當他趕到宮門之時,恰好碰上了劉備禦駕回宮。
父子二人見過君臣之禮後,劉備便帶著一身的興奮,徑歸金殿。
未有多時,諸葛亮,司馬徽,龐統,沮授等一干文臣,關羽,張飛,呂布,趙雲,吳三桂等一眾武將,紛紛趕到了金殿。
殿中瀰漫著絲絲火藥味,劉備還沒有開口之時,眾人就隱隱感覺到,劉備將要有大事要宣佈。
諸葛亮第一個站了出來,拱手笑道:“陛下提前從代郡巡狩歸來,氣色又這麼好,看來此番跟那耶律阿保機的會獵,必定是談出了個好結果。”
劉備想要南征魏國,自然知道單憑自己這漢國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撼動魏國這棵龐然大樹,必須要有外援。
今孫策已在青州登陸,殺到青徐魏軍節節失利,整個東萊郡已然攻陷,大半個北海國除了劇縣之外,幾乎也要被孫策攻陷。
而偏在這個時候,魏國中又冒出了宋江這麼個造反者,自立為泰山王,不但據有了泰山郡,還脅助孫策的大日軍,連連擊敗青徐魏軍。
儘管劉備對這個宋江來歷還不及清楚,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造反,如火上澆油一般,讓魏國在青州的局勢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只等孫策攻陷劇縣,大軍就能夠殺出青州,兵鋒直抵黃河,向西可威脅兗州,向北可威脅冀州。
而遠在幾千裡外的交州,太平軍雖然在荊州的攻勢被魏軍擊退,但陶商卻率大軍深入交州那種偏遠之地,想來必會陷入太平天國的泥潭之中,一時片刻間難以抽身北歸。
可以說,眼下的陶商正處於四面不能相顧的境地,對於劉備來說,這正是南征的大好時機。
所以,劉備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開始在集結兵馬,屯聚糧草,準備大舉南下。
劉備還嫌陶商不夠頭疼,遂在諸葛亮的提議之下,又邀了鮮卑大單于耶律阿保機於代郡會獵,藉此機會以說服耶律阿保機率鐵騎南下幷州。
耶律阿保機,宋江,孫策,洪秀全,有這四路兵馬,再加上自己的幽燕鐵騎,劉備相信,在這五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