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科技已經幾百年停滯不前,淪為了列強隨意吊打的弱國。
“如果朕沒有猜錯的話,這個科技天賦,應該是可以讓大魏的科學技術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吧。”陶商問道。
“嘀……正是如此。”
他想起當初黃月英的身上,似乎也有類似可以提高科技水平的天賦,而陶商在娶了黃月英之後,大魏的科技確實也提高了不少,就比如最新型的造紙書,已經在數年前被髮明,並且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這種新型造紙術所造出的紙張,質量比蔡倫所發明的初代造紙術更好,取材卻更廣泛,造價也更低廉。
新型造紙術的發明,使得廉價的紙張開始在全國流通,漸漸已經有開始取代帛書和竹簡的勢頭。
而帛書竹簡這種造價昂貴的書寫物,普通的平民百姓根本承受不起,甚至是一般的富戶都不敢大量使用,只有豪強世族才能隨意使用,這就使得歷代以來,知識都被世族豪強所壟斷,間接使世族豪強也壟斷了權力。
而廉價紙張的推廣,使許多中下層的普通人,也能夠有機會擁有書籍,從中學習知識,從而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
陶商推行商鞅變法,就是要打破世族對權力的壟斷,紙張的發明可以說正符合陶商的施政理念。
僅僅是一個黃月英,就使是新型造紙術的發明,至少提前了百餘年,宋應星作為《天工開物》的著作者,他的科學水平,不知比黃月英高了多少輩,靠著他的科技天賦,大魏的整體科技水平,不知又能加速邁升多少個臺階。
陶商身為開國之君,自然不能光看眼前的利益,還要為大魏,為華夏的千秋萬代設想。
作為一個後世穿越者,陶商焉能不知科學技術有多重要,宋應星的作用,遠勝十個百個李朔。
當下陶商便無半分猶豫,欣然道:“不用多想,就宋應星了,立刻給朕召喚了他。”
“嘀……物件宋應星已召喚完畢,將在特定時機前來投奔宿主,請宿主隨時注意查收。”
所有召喚已畢。
當天,陶商挾著大勝的豪情,在下密城中與諸將置酒高會,重賞三軍將士。
大軍於下密休整兩日,第三天,陶商便盡起七萬大軍,長驅東進,追擊敗潰的倭寇。
孫策損失慘重,麾下生力軍只餘下三萬之眾,根本不敢再戰,一路向東面海邊望風而逃。
陶商一路高奏凱歌,兵鋒殺入東萊郡,接連收復了掖國,曲成,黃縣,牟平諸縣,將孫策的殘兵敗將,趕到了威海港。
與此同時,已退至徐州沿海的伍子胥所部,在得到了鄭成功所率揚州海軍的補充增援後,實力士氣大漲,也開始發動了反攻。
鑑於宋江的泰山軍已滅,孫策的主力步軍又連戰連敗,呂蒙所統的倭國海軍也不敢在徐州逗留,也只能步步後退,最終也龜縮至了威海港一線。
至此,大魏海陸並進,相繼收復了青徐大片土地,將孫策的海陸兩軍,重新壓縮至了威海港,這座原本屬於大魏青州海軍的主要基地。
孫策離被徹底趕下海,只剩下了一步之遙。
這時的孫策,已是退無可退,失去了威山港,他就將徹失去在大陸的立足之地,徹底重新被趕下大海。
所以,他必須傾盡所有,來守住這最後的要塞。
的漢國就將分崩離析,他必須拼盡全力來守住這座漢國的都城。
陶商的大軍殺至威海以西四里,七萬大軍就地安營紮寨,連綿數里,對威海敵營形成了威逼之勢。
大軍下寨後,陶商沒有對威海港即刻發動進攻,而是按兵不動,一面等待後續糧草以及重型進攻武器運抵,一面等待伍子胥所統的海軍,從海上逼近敵營。
休整兩日,戴宗終於傳回訊息,三萬大魏海軍,已經進抵了威海以東洋麵,將於明日對威山港發動進攻。
時機已到。
陶商沒有一絲猶豫,決定與海軍同時對敵人發動進攻,海陸同時決戰,結束這場討伐孫策之戰。
……
次日,天色方明。
敵營中,早已是香氣四溢,各營皆在殺雞宰羊,連綿數里的魏軍大營,皆已為香氣所籠罩。
七萬將士們吃飽喝足,精力充沛到了極點,旭日東昇之時,成千上萬名全副武裝的魏軍將士,已是精神飽滿,列陣於營中。
他們知道,這場戰爭的最後一戰,馬上就要到來,每一個人都難抑心頭的激動與亢奮。
大營中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