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的目光,望向了這位出生於倭島的土著謀士,正是這個織田信長獻上計策,讓孫策迎娶聖女卑彌呼,才加速了倭人的臣服,讓他徹底的征服了倭人之心。
而在之後的數年間,這個織田信長又向他獻上了多項奏言,包括這大日國的新國號,也是織田信長獻上。
孫策驚奇的發現,這位生長在未開化世界的年輕人,有著遠超於倭人土著的見識,在某些方面,甚至是超越了他麾下那些從吳國帶來的謀士們。
除了這個織田信長之外,還有另一個豐臣秀吉,也有著同樣不凡的智謀和見識,令孫策甚為欣賞。
於是孫策也破格提拔,大力重用這兩個倭人謀臣,數年的時間裡,就將他們提拔到了可參與朝議的官職地位。
織田信長那一番慷慨之言,也點燃了孫策心中,那壓抑了許久的野心,讓他終於看到了重回大陸的希望。
孫策的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了當年他在錢唐灣,依依不捨的出海,被趕出吳國時的那份狼狽和落寞。
他也想起了陶商,想起了那個出身卑微的奸賊,是怎麼一次次的羞辱他,一次次的擊敗他,一點點的蠶食掉他辛苦建立的吳國,最終把他趕下了大海,被迫逃到了倭島這等化外之地。
今日的他,儘管建立了大日國,儘管坐在這華麗的天皇宮中,儘管統治著百萬倭民,但卻讓他並沒有多少成就感。
在他心底深處,執著的認為,只有殺回大陸,光復吳國故土,蕩平魏國,殺掉陶商,才是真正帝皇之業,那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
而做這麼個所謂天皇,統治這麼個區區島國,將來也只能被統治中原的陶商,嘲笑為跳樑小醜罷了。
“殺回大陸,沒錯,朕要殺回大陸!”孫策鷹目中復仇的烈火,陡然間升騰起來,拳頭狠狠的捶擊在了龍座的扶手上。
大殿中,獵獵的戰意,立刻沸騰了起來。
孫翊,孫匡,孫朗等孫氏一族的王公子弟們,無不是被點燃了鬥志,群起響應。
這些孫氏子弟們,在當年吳國覆滅之時,除了孫權年紀稍長,可以稍稍分擔之外,多數因為尚且年幼,所以無法領兵打仗,只等坐視著吳國覆滅,跟著自己的兄弟逃至了這海外倭島。
多年過去,這些孫氏子弟們皆已成長,多繼承了家族驍勇的傳統,個個都堪為將才,無時無刻不想殺回老家,重複孫氏一族的榮光。
如今機會來臨,這些孫家子弟們,焉能不興奮激動,蠢蠢欲動。
孫氏子弟們一片叫戰聲中,卻唯有孫權沉默不語。
“仲謀,你怎麼不說話,難道你不想隨朕殺回大陸,光復我大吳嗎?”孫策的目光,轉向一聲不吭聲的孫權。
孫權身形微微一動,抬起頭來看向孫策,想要說什麼,卻又猶豫不決。
遲疑了片刻,孫權才小心翼翼道:“皇兄,臣弟自然也時刻想著光復故土,只是臣弟心裡還稍稍有些疑問,也不知當說不當說。”
孫權的謹慎小心,反讓孫策覺著有些不爽,便拂手道:“你我兄弟之間,哪來那麼多顧忌,你有什麼看法就儘管說。”
“那臣弟就說說心裡一點淺顯的想法了。”孫權又自謙了一番,方道:“那劉備嘴上說要與我們瓜分魏國,但內心裡肯定是想獨吞我們,他現在只是被魏國海軍所襲擾,沒辦法之下,才只好向我們求援,真正目的,無非是想借用我們的海軍而已。”
嚥了口唾沫,孫權接著道:“倘若我們出兵,滅了魏國在青徐的海軍,甚至是登陸青徐,拿下了魏國這沿海二州,成功的殺回了中原,但要知道我軍的優勢在於海軍,一旦上岸,我們沒有騎兵可用,到時魏國已滅,倘若劉備撕破臉皮跟我們動武,我們又拿什麼來抵擋劉備的鐵騎軍團?”
這一番話出口,龍座之上,孫策劍眉微微一凝,神色有幾分動容。
孫權接著道:“既然我們沒有騎兵,便無法在陸上與漢國抗衡,到那個時候,我們就算搶下再多的州郡,也只能被漢國奪走,到時,我們空忙碌一場,豈非為漢國做了嫁衣?”
說過了自己的分析判斷,孫權的神情又變的自謙起來,拱手道:“這正是臣弟心裡的一些擔心,可能有考慮不周的地方,還望皇兄見諒。”
孫策卻一抬手,點頭道:“仲謀,你考慮的很周全,很有遠見,奪回大陸,滅了陶魏是很重要,但滅魏之後,對付漢國的翻臉也很重要,沒有強大的騎兵,這確實是我大日國的軟肋。”
孫權得到了兄長的讚賞,卻不敢有半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