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三十八章 太 平

交州,桂林郡治所,布山城東南,金田村。[((

交州所在,本為南越之地,人煙稀少,自中原大亂後,數以萬計計程車民從中原逃難而來,使交州人口大大充實。

布山城乃桂林郡治所,人口雖多,卻也不過數萬而已。

金田村乃布山下屬,大大小小的村落之一,原本人口不過幾百,而今卻聚集了近有七八千之眾,不時還有人從遙遠的地方趕過來。

村子內外都扎滿了營帳,營中一名名拿著自制簡單兵器的青壯們,正在熱火潮天的訓練。

村子內外的交通要道上,都佈滿了全副武將的青年,這些人卻身著札甲,手執著盾牌和環刀,準備就要精良許多,絲毫不遜於大魏的地方郡兵。

這些男女老幼們,無一例外的頭上都裹了一道黃巾。

在村子的最核心的位置,那一座由祠堂改建的軍堂中,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正負手踱步,目光不時的在牆壁上所懸的地圖上瞟上一眼。

男子頭上也裹著黃巾,天庭飽滿,目光中透著一種深沉陰冷之色,眉頭緊鎖,顯然在思考著什麼。

“近日以來,已有近七千我太平教眾,從交州各地趕來了金田村,以我們現在的實力,足以一舉攻下布山城了,現在起事正是時機,再拖下去的話,恐怕會引起官府疑心,到時有所防備就對我們不利了。”

黃巾男子的身後,那名身裝道袍長者,捋著灰白的長鬚,心平氣和的勸說著。

這長者一看就是道士裝束,手執一柄拂塵,須皆白,眼神中卻透著一絲精光,隱隱有幾分道風仙骨。

“於天師,今日若是起事,我們就沒有退路可走了,那魏國皇帝陶商是不可能放過我們的,早晚大軍必會前來征伐,你以為我們有幾分勝算?”黃巾男子回過頭來,正色看著那道士。

姓於的道士拂塵一甩,眉宇間燃起了一絲自信的冷笑,傲然道:“自當年我太平道第一次起義失敗之後,這幾十年間就一直在暗中將我們殘存的精英教眾撤往這交州,我們暗中傳教這麼多年,整個交州已是遍佈我們的教眾,只要天王你振臂一呼,我太平道眾必群起而響應,交州唾手可得也。”

這于姓道士洋洋灑灑一番話,透露著強烈的自信心,彷彿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他就是于吉,太平道重要人物之一。

當年張角率太平道動黃巾起義,于吉尚在荊揚一帶傳教,他本是不建議張角動起事,待將太平道傳遍大江南北之後,再動起事不遲。

可惜張角太過心急,不聽於吉勸說,倉促動起事,結果最終被漢朝擊敗,自己病死不說,還使太平道遭受重創。

而當時于吉身在南方,並未參與太平道起事,所以他所領導的江南太平道,實力未遭受什麼損失。

於是于吉便開始在江東廣泛展太平道,意圖重新壯大太平道,待時機成熟之時,趁著中原混戰之時,再於南面起事,到時退可據保南面半壁江山,進可向北爭奪天下。

可惜,于吉不久就碰上了小霸王孫策這個攔路虎,一取江東之後,就嚴禁太平道傳授,並把他直接抓了起來要處死。

所幸于吉靠著自己在官府信徒的幫助下,偷樑換柱逃過了一劫,從此逃離江東,不敢再在孫策的地盤展太平道。

走投無路的于吉,在無奈之下,只好翻越五嶺,把太平道帶到了交州,企圖在這個華夏最偏遠一州,繼續展太平道。

但好日子沒過多久,魏國的大軍就殺入了交州,很快就滅了當地的割據政權,把交州也納入了魏國版圖。

魏國皇帝陶商對黃巾餘孽,對於太平道自然是深為厭惡,其統治下的交州各級官府,自然也是嚴禁太平道傳道,這對於吉來說,又是一次打擊,他花了多年時間,耗費了無數心血,才勉強在交州展了幾千教眾而已。

直到一年多前,他遇上了眼前這個叫洪秀全的教徒。

這名飽讀詩書,本為交州世族豪強出身的年輕人,自稱是因為魏國在交州強行推行商鞅變法,而使其家族破滅的落魄文士,在一次太平道的集會上,徹底的改變了太平道的命運。

在那一次的集會上,洪秀全突然間躺倒在地上,又是抽搐,又是口吐白沫,醒來之後就自稱是黃天附身,借他洪秀全的身體,向凡間教眾號天詔。

黃天乃是太平道的至高神,自太平道創立以來,一直是被教眾們供奉在臺上的神位而已,即使是當年張角起義,也只是自稱為天公將軍,聲稱自己是黃天派下來的大將,替天行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