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仇雪恨——”
“報仇雪恨——”
左右眾將們,無不憤怒如火,振臂揮舞著拳頭,復仇的吼聲迴盪在天地之中。
再看一眼城頭,那一面耀武揚威的“漢”字大旗,陶商撥馬轉身,徑歸大營。
陶商雖是心懷著復仇之心,巴不得即刻把侯景活捉,把他給碎屍萬段,但他卻沒有被仇恨衝昏了頭腦,貿然發動對真定城的進攻。
因為陶商很清楚,現在形勢已經不同了。
真定城失陷,漢軍就等於拿到了立足點,可以依託於真定城,進可攻,退可守。
真定城堅不說,四周還有十幾萬漢軍步騎,這種情況下,陶商若是強行進攻,只能是自討苦吃。
於是陶商便按兵不動,坐等韓信樂毅等文武大將,率二十多萬的主力步兵軍團,前來會合。
三天之後,主力兵團趕到,兩軍會合,集結於真定一線的大魏軍隊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十五萬之眾。
三十五萬大軍,這個數量,可以說已經是大魏帝國,一次性投入在同一戰場,兵力最多的一次。
這一支大軍之中,不光雲集了劉基和陳平這樣的智謀之士,還有韓信和樂毅這樣統帥級別的師才,更有項羽,廉頗,霍去病,李牧,羅成,陳慶之,馬超,徐晃,秦瓊,尉遲恭,李廣,后羿,樊噲等眾多大將。
可以說,大魏帝國的精兵猛將,絕大部分已雲集於此。
從兵力上來看,魏軍比漢軍整整多出了二十餘萬,似乎是佔盡了優勢,但陶商卻清楚,真正的實力對比,並非如此。
劉備兵馬總數雖然比他少二十萬,但騎兵數量卻達到八萬之眾,且皆為精銳的幽燕鐵騎,其騎兵的戰鬥力,甚至還要優於鮮卑鐵騎。
而真定一線的地形,乃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其地形比之幷州那種山地地形,更加利於騎兵賓士。
而這就意味著,劉備的八萬鐵騎,能夠比冒頓的十萬鐵騎,發揮出更加強大的戰鬥力,這種戰鬥力,足以抵消大魏二十萬步兵的優勢。
這並非是一場一片倒的戰爭,至少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反而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
入夜,魏軍大營。
皇帳中,劉基陳平,以及韓信樂毅等足智多謀之士,皆齊聚於皇帳中,共商破敵之計。
“臣以為,陛下當率二十萬主力,與漢軍在真定一線對峙,臣願率十五萬偏軍,由南皮北上,沿勃海郡進攻漢軍側翼,兩面夾擊敵軍。”樂毅說出了自己的戰略。
話音方落,陳平卻搖頭道:“我軍只有兩萬多騎兵,而漢軍卻有八萬鐵騎之眾,我軍一旦分兵,正中了漢軍下懷,他們就可以騎兵抄襲你們的糧道兵路,一旦糧道被斷,後果不堪設想。”
陳平言之有理,說出了騎兵在河北平原的最大優勢,樂毅也覺不妥,一時間又沉默下來。
“河北平原太過廣闊平……平坦,正利於騎兵抄襲後……後路,這一戰的地利,註定不在我們這……這邊啊。”劉基也嘆息道。
抄襲後路……
這四個字,在陶商的腦海裡,不斷的晃來晃去,晃的陶商深為厭惡。
他卻又有些無可奈何,沒辦法,誰叫河北平原太過廣闊,即使每一座城池都固若金湯,漢軍的鐵騎也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穿插,輕鬆的劫襲他的糧道。
除非攻城,否則野戰對壘,實難有勝算。
但要命的卻是,這些年來劉備不光注重發展騎兵,也訓練出了相當數量的步兵,此番南下就有近六萬多的步兵。
步兵用來守備攻下的城池,騎兵用來穿插己軍側後,襲擾糧道,逼迫己軍不斷的後退,這樣的話,劉備就可以步步蠶食,不斷的把戰線向南推移。
陶商有種預感,如果自己不能迅速拿下真定城,而陷入僵持不下的狀態,劉備絕對會使用騎兵襲據糧道這種不要臉的戰術,來把自己三十五萬大軍拖垮。
“想速破真定,顯然不太現實,又不能確保後路不被劫襲,這場仗,確實是不太好打啊……”陶商指尖敲擊著案几,眉頭也凝成了一個川字。
大帳中,一時陷入了沉默的氣氛當中。
“抄襲後路,抄襲後路麼……”沉默已久的韓信,喃喃自語之時,思緒飛轉如潮。
驀然間,韓信眼眸中陡然間閃過一絲精光,似乎是猛然間省悟了什麼。
然後他就笑了,向著陶商一拱手,語氣玩味道:“陛下,這一場仗咱們不能光想著被動挨打,咱們還要奪取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