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等他日,今日陛下說不定就能殺了那個無恥的叛賊……”諸葛亮重新搖起羽扇,薄唇淺揚,嘴角鉤起一抹詭秘的冷笑。
“丞相的意思是?”劉備猛然省悟,深陷的眼眶中,陡然間湧起了一絲冷絕的殺機。
諸葛亮羽扇向著魏軍一指,冷笑道:“我軍已經到位,陶賊如此囂張,已經擺出了攻城之勢,現在正是陛下發動奇兵,一舉大破陶賊的時候,此時不發動,更待何時!”
“丞相,那個人他……他真的行嗎?”劉備明明已興奮起來,眼眸卻仍殘存著幾分顧慮。
諸葛亮英朗的臉上,卻燃起強烈的自信,羽扇一揮,傲然道:“陛下要相信臣的識人之能,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那個人就是我們反敗為勝的希望所以,請陛下不必再懷疑,立刻下旨吧!”
“好,朕就相信丞相!”劉備陡然間變的無比決毅,雙股劍一揮,大喝一聲:“把狼煙號火給朕點起來!”
號令傳下,事先已得令計程車卒,即刻將已準備就緒的三堆號火點燃。
狼煙沖天而起,直抵雲霄,方圓數十里內,即刻清晰可見。
劉備望一眼那濃濃狼煙,目光轉向西面方向,拳頭緊握,灰暗的眼眸中湧動著希望的神色,口中喃喃道:“朕今日能否復仇雪恨,就靠你了,希望你如丞相所說的那麼強。”
城前,魏陣。
五萬大魏將士蓄勢已足,戰鼓聲已然響吹,大大小小的魏軍鋼鐵之陣,已開始向著居庸關城開始推進,準備大舉攻關。
嗚嗚嗚——
嘹亮肅殺的號角聲,突然間從關城的西面方向起,緊接著天崩地裂的馬蹄聲,便裹著沖天的塵霧,從山間林中衝了出來。
陶商劍眉一凝,緩緩轉過鷹目,尋著聲音來勢方向望去。
視野中,只見近萬餘漢軍步騎,如洶湧的山洪之一般,從林間,從穀道中呼嘯而出,浩浩蕩蕩的從側面方向,向己軍襲來。
塵霧遮天,暫時看不到統兵之將的旗號,但卻可以確認,這是漢軍的一支伏兵。
“他奶奶的,沒想到大耳賊竟然還敢在關城外埋伏兵馬,他這是找死啊!”尉遲恭驚奇卻又不屑的罵道。
陶商眼中的奇色,只是一閃而逝,英武的臉上旋即揚起一抹冷笑。
尉遲恭說的沒錯,劉備確實是在找死!
根據戰前陶商跟張良劉基的謀劃,劉備若是盡數把四萬殘兵屯於居庸關之中,決死守城,以他五萬兵馬,僅僅多出一萬士卒的兵力對比,想要一舉攻下居庸關,未必是一件易事。
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可能,哪怕是在張飛能擾亂漢軍軍心的情況下。
張良卻推測出來,劉備見大很只以五萬先鋒軍就來攻關,那諸葛亮必會獻計,想要趁著魏軍主力集結未完,主動出擊擊退他們的五萬先鋒軍,以取得先手優勢。
而根據居庸關一帶的地勢,諸葛亮想要擊敗兵力佔優的己軍,除了在城外山谷之中埋伏伏兵之外,並沒有別的選擇。
所以,陶商便根據張良的獻計,來個將計就計,盡起五萬大軍前來攻關,就等著劉備的伏兵。
眼前山林之中,漢軍一萬伏兵盡出,此情此景,皆在陶商的意料之中。
他早有準備。
當下陶商也沒有半點慌張,馬鞭微微一揚,冷笑道:“既然大耳賊想要垂死掙扎,那朕就再陪他玩一玩,給關勝林沖他們發訊號吧。”
旨意傳下,身後的旗手,即刻將赤色的皇旗搖動旋轉,指向了西面方向。
嗵嗵嗵——
原本平緩的戰鼓之聲,陡然間也變的急促起來。
西翼軍陣,關勝看到中軍訊號發出,赤面如鐵,大喝一聲:“左翼軍聽令,全軍轉向,迎擊敵寇!”
號令傳下,左翼陣心的五千餘名士卒,即刻停止了前進的腳步,轟然向左掉轉方向,由面朝關城的方向,轉為了面朝伏兵。
緊接著,分處前後的林沖和石達開兩員大將,也即刻下令,喝令所部五千兵馬掉轉方向,重新結陣。
須臾間,一萬五千兵馬迅速掉頭,沒有變換隊形,沒有半分擁擠遲滯,整個變陣的過程無比順利。
大盾手居前,槍矛手居中,左右兩翼騎兵護持,後邊弓弩手高舉弓弩,箭鋒斜瞄向了天空。
一座無懈可擊的銅牆鐵壁,一氣呵成。
魏軍變陣之快,令城頭觀戰的漢軍上下,無不是一片譁然驚異。
劉備臉上更湧起慌張,顫聲罵道:“該死,陶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