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問朕,去問你給朕舉薦的所謂神將吧!”劉備的神情語氣中,毫不掩飾埋怨之意,狠狠的瞪了高長恭一眼。
諸葛亮失望的目光,看向了高長恭。
這位俊逸的年輕將領,早已不復當初他召見之時,那副驕傲自信的氣質,一身的落寞,甚至不好意思抬頭,去正視諸葛亮質疑的目光。
“長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為什麼會輸給陶賊?”諸葛亮聲音沙啞的質問道。
高長恭一聲長嘆,苦著一張臉,無奈道:“我當時本來已重創張飛那個逆賊,有機會一舉擊殺陶賊,誰知道半路之上,不知從哪裡殺出一個叫魯智深的臭和尚,武道極其詭異,是越戰越強,我的魔面之力對他沒有半點作用,所以才會……”
他又是搖頭一聲嘆,難以再說下去。
魯智深?
和尚?
越戰越強?
諸葛亮心頭又是一震,思緒陷入了紛亂之中,眼中湧動著震撼與迷茫,陷入了匪夷所思之中。
陶商是有過人的魅力,不斷有奇人異士歸附,這一點諸葛亮已是習以為常。
他卻萬萬料不到,竟然連和尚也會去投奔陶賊。
出家人不是講慈悲為懷嗎?那為什麼還會去投奔陶商那個殘暴的奸賊?
還有沒有天理!
震撼之下,諸葛亮又再次問道:“就算你被那個和尚擊敗,殺不了陶賊,那我們又怎麼會全軍被魏軍擊敗?”
“我也實在是想不通啊!”高長恭也是一臉的迷茫,苦著臉道:“那時魏狗的軍心士氣,明明已經瓦解崩潰,卻不知為什麼,突然間就像是中了邪似的,個個莫名其妙的就恢復了鬥志,都跟野獸般瘋狂,所以我們才會被反撲?
莫名其妙的恢復了鬥志?
諸葛亮的理解力,再次遭到了狠狠的羞辱,絞盡了腦汁也無法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這一切都是為什麼?為什麼啊?”諸葛亮喃喃自問,陷入了失神之中。
就在這時,更南面大道上,狂塵遮天而起,殺聲如浪潮般洶湧而來,萬千魏軍步騎,如滾滾洪流追輾而至。
剛剛停下腳步的劉備,嚇的臉色再次慘白如紙,也顧不得跟諸葛亮再多說,縱馬就逃。
諸葛亮這才反應過來,快馬加鞭,終於在城門下追上了劉備,寬慰道:“陛下莫急,臣已派了西門吹雪去催促耶律阿保機,叫他加速率軍趕來,我們只要能堅守住居庸關,局勢就還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軍心已潰,敗到這種地步,能守住關城才怪!”劉備卻被嚇破了膽,尖聲大叫道:“全軍速撤,速撤棄關撤退,撤啊——”
諸葛亮吃了一驚,急叫道:“陛下——”
他還想再勸,驚魂落魄的劉備卻哪裡聽得進他的半個字,死命抽打胯下戰馬,奪命狂奔,轉眼間便將他甩在了身後。
望著落荒遠去的劉備,環掃著左右如過街老鼠般,從身邊逃竄而過的敗卒,諸葛亮的臉上,也頭一次浮現出了絕望的苦澀神情。
“難道,我大漢朝當真是氣數已盡了麼,唉……”搖頭一聲苦嘆,諸葛亮一夾馬腹,也加入到了敗逃的隊伍當中。
三萬驚慌失措的漢軍,入關城而不敢停,棄了居庸關這座幽燕第一雄關,跟隨著喪膽的劉備,一路向著西邊代郡與上谷郡交界地帶落荒而逃。
夜幕降臨之時,魏軍兵不血刃,進佔居庸關。
陶商登臨關城北門,屹立在那一面飛揚的“魏”字大旗之下,鷹目遠望深深夜色,眼眸中燃燒著勝利的喜悅。
“大耳賊,居庸關已破,誰也阻擋不了朕滅了你,就算你依附了耶律阿保機也沒用,劉備,好好享受你最後的逃跑時光吧……”
雄心收起,陶商目光轉向魯智深,笑問道:“現在終於有時間了,朕很想知道,魯大師在哪裡修行,怎麼會來相助於朕?”
魯智深雙手合什,淡淡答道:“貧僧原本在相國寺出家修行,原本是想不問世事,專心修習佛法,是貧僧那俗家的堂弟苦苦勸說,貧僧才決定出世,助陛下早已結束這亂世。”
俗家的堂弟?
陶商一怔,正狐疑時,魯智深又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聲稱是自己堂弟的薦信,請陶商過目。
陶商接過書信一看,不由就樂了。
這封薦信的署名,竟然是魯班!
書信的內容,大致就是魯班說魯智深武道不凡,欲出山相助,請陶商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