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得一條好漢!”甘寧將眼睛一閉,一副無所畏懼,坦然赴死之狀。
左右荊軻等親衛們,手已按在了刀上,只等陶商一揮手,就會一擁而上,刀斧齊上,將甘寧剁成了肉醬。
陶商卻久久沒有任何舉動,只那麼盯著甘寧,淡淡而笑,以一種欣賞的目光,看著傲然無畏的這個錦帆賊。
甘寧擺出慷慨赴義的姿勢,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陶商怒下殺令的那一刻,心存狐疑,不禁睜開了眼來。
這時,陶商卻笑看著他,說道:“甘寧,本王知你精通水戰,武力超絕,能想出詐降之計,證明你智謀也了得,這樣一員智勇雙全之將,若換作是在本王麾下,必當是棟樑之將,你在楚國中,卻只能淪落到給黃祖之流做副將,實在是惜啊。”
說到這裡,甘寧身形微微震動,眼眸中閃爍出絲絲委屈之色,彷彿陶商之話,正說中了他的傷心之處。
陶商見他已動容,趁勢又道:“劉表昏庸,只重世族而不重賢才,如今他已被本王所誅,你難不成還要為他殉葬不成,何如歸順於本王,助本王成就大來,本王必叫你盡展所長,青史留名!”
盡展所長,青史留名麼……
陶商的這八個字,在甘寧的腦海之中,如驚雷一般,不斷的閃現迴盪,震撼著甘寧的內心,瓦解著他所謂自尊的防線。
這時,帳中的魏延,也站了起來,勸說道:“甘興霸,魏王乃聖人轉世,天策真龍,赤壁決戰,關鍵時刻,東南風突然轉變為西北風,就是天佑魏王的最好見證。你我皆不受劉表重用,今有魏王在前,何不跟我一樣,歸順明主,為魏王開拓疆土,一統天下建功立業,也不負男兒之志!”
甘寧見得魏延這個舊僚,聽得魏延之詞,心中那點殘存的丁點顧念,都煙銷雲散。
此刻的甘寧,經過眼前這個曾經同僚的勸說,心已是徹底的動搖了。
陶商知道,只需要再加上最後一把火,這位荊襄猛將,必當歸心不可。
當下陶商便站起身來,在甘寧驚奇的目光注視下,親自給甘寧解開了繩索束縛。
然後,他輕輕拍著甘寧的肩,嘆道:“甘興霸,你乃當世奇才,本王有心欣賞你,如果你實在不願意,本王也不強人所難,你去留自便吧。”
說罷,陶商再無多言,只坐回王座,只靜靜的看向甘寧,等他做決定。
此刻,甘寧的心中,對陶商的敵意已蕩然無存,一種受寵若驚的感動,更是悄然滋生。
甘寧萬沒有想到,自己跟陶商作對,今還抗拒不降,陶商非但沒有殺他,竟然還要放他走。
這份氣度,這份欣賞,這份禮遇,簡直跟他當初在劉表和黃祖那裡,所受的待遇,有著天壤之別。
陶商這般明主的氣度,深深的震撼了甘寧。
沉吟許久,甘寧長長的吐了一口氣,似是做出了人生之某個極為重大的決定。
隨後,他眼中再無猶豫,只餘下決毅,當即向著陶商深深下拔,慨然道:“寧不過一錦帆賊出身,卻受大王如此器重,寧實在是感激不盡,寧願就此歸順於大王,為大王一統天下的大業,赴湯蹈火,於所不辭!”
甘寧,終於歸降。
陶商大喜,當即再次下階,將甘寧扶起,哈哈笑道:“本王得興霸這員水上大將,他日何愁不能掃滅偽吳,一統江南。”
興奮之下,陶商是哈哈大笑,欣慰之極。
甘寧歸順明主,心中也萬分的釋然,不由也放聲大笑起來。
王帳之中,迴響起他們君臣,豪然痛快的大笑。
……
江夏郡,夏口城。
城頭上,黃祖正揹負著雙手,眉頭凝成了一股繩,凝重的目光注視著西面。
那是長江上游,赤壁的方向。
城南方向,滾滾長江,煙波浩淼,如玉帶一般從城前流過。
江面之上,兩百多艘各式戰艦,正排列著整齊的陣形,在江上演練著攻防。
那一面面樹著“黃”的大旗,迎著江風獵獵飛舞,一浪接一浪,茫茫如怒濤一般。
看著眼前井然有序的艦隊,黃祖略顯凝重的臉,微微流露出些許欣慰。
就在幾天前,他在烏林一役中,拋下了了他的大王劉表,率領著幾千殘兵,一路倉皇的逃回了夏口城。
會合夏口原有的水軍,黃祖又拼湊起了一支近一萬人的水軍。
此刻,上游已傳回訊息,吳國已兵敗赤壁,由陸路逃往了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