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三章 夏口!夏口!

魏王之王詔令傳下,一萬鐵騎之士,即刻殺奔南下。

陸上,陶商以項羽為先鋒,統率一萬輕騎沿陸路南下,此一路地勢較為崎嶇,且沿途需經數座城池,並不利於騎兵的奇襲,這一路兵馬只能作為輔助一路。

此役的關鍵,則在於水上這一路。

黃祖的主力皆在夏口以西,防守著陸口的伍子胥,江夏一郡的守軍不過三千,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夏口城,沿漢水南下幾乎暢通無阻。

陶商將親統兩萬步軍,趕往二十里外的一處渡口,在那裡,他早已令人事先準備好了大量臨時紮起的竹筏。

這些竹筏雖比不上戰船堅固,但作用也不是用於水戰,只是為了從水路運輸他的兵馬而已。

而在此之前,徐盛偽裝成的商隊,已經提前出發。

只要徐盛這一路兵馬,能順利的拔除夏口以北的那些烽火臺,他的大軍就可以乘竹筏直抵夏口城下,殺守軍一個猝不及防,直接殺進城去。

這就是陶商的計劃!

……

一天後,漢水之上。

時近黃昏,殘陽如血,漢水上是一片的金波鱗鱗。

徐盛負手立於船頭,身上穿著一身商人行頭,身後,近二十艘商船緊隨其後。

荊州雖處於戰爭狀態,但商人間的賣買卻從未中斷過,每天都有不少商船來來往往,穿行於襄陽於夏口之間。

對於民間這種商業往來,無論是魏國這邊,還是楚國吳國這方面,都是予以預設的。

一方面是因為靠著這種民間貿易,彼此可以得到自己沒有的商品,而另一方面,雙方都要藉著行商的名義,利用這些商船來運送細作,來往訊息情報。

如果有一方拒絕商人往來,那麼對方勢必也會回敬相應的手段,這樣的話,細作情報的往來便將斷絕,所以,權衡利弊,哪一方也沒有真正阻斷行商往來。

所以,徐盛的這一支商船隊伍出現在此,也並沒什麼異常。

從外面看起來,每船商船上不過是搖櫓、揚帆的船工數名,但船艙之中,卻暗藏著數十名精銳計程車卒。

時近傍晚,徐盛這二十艘船隻,終於行進到了夏口以北的水域,再往南幾十裡,便是夏口城所在。

到了這片水域,漢水江夏水軍的巡邏船便多了起來,因是隻有二十餘艘小船,不足以對夏口城構成威脅,故輕易的便蒙過了巡船的盤查。

船行五餘裡後,東岸一側,徐盛終於看到了烽火臺的影子,他的眼中,立刻閃爍出了興奮之色,當即喝令,各船開始向烽火臺靠近。

他的商船隊伍倒是可以越過這些烽火臺,直奔夏口城去,但身後幾十裡外的陶商的大軍,卻沒辦法忽視烽火臺。

所以,徐盛此行的任務,就是拿下烽火臺,為陶商的後續大軍掃清障礙。

烽火臺方面的守卒,見有船隻靠近,立刻警覺起來,為首的軍官,立刻喝令部下準備點火,自己則帶十餘人來到岸邊,喝斥著商船不得近岸。

“如今天色將晚,不敢再繼續航行,只想在這裡停靠一宿,還望軍爺行個方便。”徐盛陪著笑,跳了下來,幾步涉水上了岸。

那軍官卻把刀柄一握,冷冷道:“黃將軍有令,閒雜人等不得靠近烽火臺,你們還是找別處靠岸休息吧,別讓本官為難。”

“大晚上的,上哪兒去找靠岸處啊,軍爺就行了方便吧,這是一點小小的心意,還望軍爺笑納。”徐盛陪著笑上前,很熟練的掏出一個錢袋,塞在了那軍官手裡。

徐盛當海賊這麼多年,幹這種事早就輕車熟路,知道當兵是就是為了圖個錢,別說是黃祖計程車卒,就是大魏計程車卒,也照樣見錢眼開,這是人之本性。

果然,那官軍一見到錢,臉色馬上由陰轉錢,擺手大方道:“你說的倒也有理,大晚上的行船,實在是危險,我們軍隊豈能不顧百姓安危,這樣吧,就讓你們暫且在此停靠一宿,明天天一亮就得馬上走。”

徐盛連連稱謝,忙召呼其餘商船靠岸,並叫拿出船上所備酒食,犒勞烽火臺上計程車卒。

軍官拿了錢,士卒們又有酒肉吃,一眾烽火臺的守軍們,自然是完全鬆懈,只顧喝酒吃肉,全然沒有提防。

不覺入夜,

徐盛見時機已到,遂是打了個口哨,藏匿於船艙中的幾十名士卒悄無聲息的摸黑下了岸,趁著夜色的掩護直奔烽火臺而去。

哐!

徐盛飛起一腳,將烽火臺下的柴木踢飛,手中現出戰刀,一個箭步就

為您推薦